畢淑敏 你是晴空的流雲

畢淑敏的散文把好像人人所經歷過的事情寫得生動有趣,現在請欣賞學習啦小編帶來的畢淑敏 你是晴空的流雲。
畢淑敏 你是晴空的流雲
“沒見過非洲的人,就等於沒有見過世界。”
關於非洲,你瞭解得可多?恕我問你幾個小問題。
你可知道非洲的全名?
當我如此發問時,聽到的朋友先是一愣,然後漫不經心地回答——非洲不是就叫非洲嗎?難道還有其他名字?
我說,亞洲的全名叫亞細亞,歐洲的全名叫歐羅巴。南美洲叫南亞美利加洲,北美洲叫北亞美利加洲。以此類推,非洲也應該有全名的。
朋友怔瞭一下,緩過神後說,那不一定。凡事皆有例外。比如南極洲,肯定沒有另外的名稱。你就別賣關子瞭,直接說吧。
看我固執決絕的樣子,該人假裝認真思忖後說,非洲的全名,莫不是“非常之洲”?
非洲的確可以稱得上是非常之洲,但它的名字不是來自這個說法。我糾正道。那就真是不曉得瞭。請告訴我吧。朋友妥協。
在非洲度過瞭幾十天,實在是走馬觀花,淺嘗輒止。不過我的若幹誤解,漸漸地被澄清。願把這些心得,與更多的人分享。好吧,地理概況暫且說到這兒,以後我找機會再卷土重來。現在坦誠交代我為什麼要去非洲。
所有的旅行都是有前因後果的。那種所謂“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基本上都是對旅行的敷衍瞭事和不求甚解。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和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旅行。越是無緣無故說走就走,原因越是隱藏很深難得破解。
2008年我乘船環球旅行,走的是北半球航線,主打人煙稠密的亞洲、歐洲、美洲。對於非洲,隻是輕輕掠過瞭北部,通過埃及的蘇伊士運河。本老媼決定在有生之年,去一次非洲,趁眼已花耳未聾這當兒,瞻仰這塊神秘大陸。
一個想法就像一枚橘子的種子。可惜沒有魔術師,不能讓橘子籽立刻長出綠葉,掛滿金燦燦的橘子。咱普通人對於心底念想,能做的事兒隻有積攢盤纏和等候時機。
等待這事兒,不能太著急,也不能太懈怠。太著急就容易倉皇,太懈怠瞭就容易碎棄。我於是開始呼風喚雨,每日興起法術——呼風就是天天早上都想想要去非洲這件事,期望吸引力法則,讓我心想事成;喚雨就是高度留心和非洲有關的一切信息,集腋成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