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淑敏描寫斜視的散文

畢淑敏,1952年10月出生於新疆伊寧,中共黨員,國傢一級作傢、內科主治醫師、北京作傢協會副主席、北京師范大學文學碩士,心理學博士方向課程結業,註冊心理咨詢師,下面是學習啦小編帶來畢淑敏描寫斜視的散文的內容,歡迎閱讀!
《斜視》原文:
沒考上大學,我上瞭一所自費的醫科學校。開學不久,我就厭倦瞭。我是因為喜歡白色才學醫的,但醫學知識十分枯燥。拿瞭父母的血汗錢來讀書,心裡總有沉重的負疚感,加上走讀路途遙遠,每天萎一靡一不振的。
“今天我們來講眼睛……”新來的教授在講臺上說。
這很象是文學講座的開頭。但身穿雪白工作服的教授隨之拿出一枚茶杯大的牛眼睛,解剖給我們看。鄭重地說:“這是我托人一大早從南郊買到的。你們將來做醫生,一要有人道之心,二不可紙上談兵。”隨手盡情展示那個血淋淋的球體,好象那是個成熟的紅蘋果。
給我們講課的老師都是醫院裡著名的醫生。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靈。但教授演示到我跟前時,我故意瞇起眼睛。我沒法容忍心靈的窗口被糟蹋成這副模樣。從柵欄似的睫毛縫裡,我看到教授質地優良的西服袖口沾瞭一滴牛血,他的頭發象南海觀音的拂塵一般雪白。
下瞭課,我急急忙忙往傢趕。換車的時候,我突然發現前面有一叢飄拂的自發。是眼科教授!我本該馬上過去打招呼的,但我內心是個孤獨羞澀的女孩。我想隻上過一次課的教授不一定認識我,還是回避一點吧。
沒想到教授乘車的路線和我一樣。隻是他傢距離公共汽車站很遠,恰要繞過我傢住的機關大院。
教授離瞭講臺,就是一個平凡的老頭。他疲憊地倚著座椅扶手,再沒有課堂上的瀟灑。我心想他幹脆變得更老些,就會有人給他讓座瞭。又恨自己不是膀大腰圓,沒法給老師搶個座。
終於有一天,我在下車的時候對教授說:“您從我們院子走吧,要近不少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