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為師林清玄散文
文章分類:現代文人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

林清玄是臺灣當代著名的散文作傢,豐富的思想內容,濃厚的佛教意識和深刻的人生哲理以及濃鬱的鄉土情結是其散文的基調。《以水為師》是其中的一篇。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傢整理的以水為師林清玄散文,希望大傢喜歡。
林清玄散文篇1:以水為師
我很喜歡老子的一個故事。
傳說老子的老師常樅要過世的時候,老子去請教老師最後的教化。常樅喚老子近身,叫老子看自己的嘴巴,問說:“你看我的牙齒還在嗎?”
“沒有,牙齒都掉光瞭。”老子回答。
“那麼,你看我的舌頭還在嗎?”
“還在,還鮮紅一如從前。”老子說。
常樅說:“這就是我要教你的最後一課呀。在這世界上,柔軟是最有力量的。我死瞭之後,你要以水為師,水是這世上最柔軟的東西,但是天下最剛強的東西也不能抵擋水。”
說完後,常樅就過世瞭。
這雖然是無法考證的傳說,卻點出瞭老子思想的精要所在,老子的《道德經》雖然講的是“道”和“德”,但以水來做象征的篇章很多,例如: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道要像深淵一樣深不可測,是萬物的本源,要清澈得似有若無。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最上善的人,像水一樣。水能滋養萬物;而且本性溫柔,順自然而不爭;能蓄居在眾人不願居住的低下之處。有水這三種特質的人,就與道相近瞭。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人的內心要像水一樣,盛在任何器皿都不能太滿,滿瞭就會溢出,所以在滿之前,就要知止。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豁。——知道雄壯剛強的好處,寧可處於雌伏柔順的狀態,這樣的人才可以作為天下的谿谷,使眾水流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