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文章賞析

林清玄是當代著名的臺灣作傢,他17歲開始寫文章,至今已寫瞭一百多部作品。林清玄文章有哪些?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傢整理的林清玄文章賞析,希望大傢喜歡。
林清玄文章賞析篇1:大和小
兒女晚輩如果問她,她就會說:“大小雙都是一樣的價錢,為什麼不買大雙的呢?”
每次我轉述這個故事,總有一些人笑得岔瞭氣。
其實,在生活裡我們會看到很多姑婆,沒有什麼思想的作傢,偏偏寫著厚重苦澀的作品;沒有什麼內容的畫傢,偏偏畫著超級巨畫;經常不在傢的政客商人,卻有著非常巨大的傢園。
許多人不斷地追求巨大,其實隻是被內在的貪欲推動著,就好像買瞭特大號的鞋子,忘瞭自己的腳一樣。
小有小的妙處,有時候卻難以說得清,就好像故宮的國寶象牙球、翠玉白菜、肉形石,都小得超乎我們的想像。
當然,不管買什麼鞋子,合腳最重要;不論追求什麼,總要適可而止。
林清玄文章賞析篇2:下滿的圍棋
在公園裡看兩位老人下圍棋,他們下棋的速度非常緩慢,令圍觀的人都感到不耐煩。
第一位老人,很有趣地說:
“嘿!是你們在下棋,還是我在下棋?我們一個棋考慮十幾分鐘已經是快的,你知不知道林海峰下一顆棋子要一個多小時。”
旁邊的老人起哄:“未見笑!自己比為林海峰。”
第二位老人,看起來很有修養地說:
“你們不知道,圍棋要慢慢下才好,下得快則殺氣騰騰,不像是朋友下棋瞭。何況,當第一個棋子落下,一盤棋就開始走向死路。一步一步塞滿,等到圍棋子滿瞭,棋就死瞭,要撤棋盤瞭。慢慢下才好,慢慢下死得慢呀!”
這段看似意有所指的話,使旁邊的老人都沉默瞭,看完那盤棋,都不再有人催趕或說話。
好的圍棋要慢慢地下,好的生活歷程要細細品味;不要著急把棋盤下滿,也不要匆忙的走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