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文章

作為作傢,林清玄是臺灣作傢中高產、多產的一位,也是獲得各類文學獎最多的一位。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傢整理的林清玄文章,希望大傢喜歡。
林清玄文章篇1:活珍珠
在夏威夷的夜間市場,有一些賣活珍珠的攤子。
攤子上擺一個木桶,桶中有水,水裡都是珍珠貝,每個珍珠貝賣七元美金,由觀光客自己挑選。
珍珠貝選好後,小販把珍珠貝挖開,當場摸出一粒珍珠,就好像開獎一樣,運氣好的摸到很大的珍珠,旁邊的人就會熱烈地鼓掌。
小販說,這些珍珠都是同一時間種在海裡的,但有的很大,有的很小,有的很圓,有的歪歪扭扭,連種珍珠的人也不知道原因何在。
由於挖活珍珠貝實在很殘忍,我很快就離開瞭,想到那種在珍珠貝裡的砂石會長出不同的珍珠,在人間的生活也是一樣,同樣受傷與挫折,總有一些人能長出最美、最大的珍珠。
人也要像珍珠貝一樣,養成重塑傷口的本事,轉化生命的創傷,使它變成美麗的珍珠。
人生的傷痛就是活的珍珠,能包容,就能煥發晶瑩的光彩;不能轉移,就加速瞭死亡的腳步。
林清玄文章篇2:瓠仔也好,菜瓜也好
陪太太到市場買菜,很驚異地發現絲瓜的價錢比瓠瓜貴,幾乎貴上兩倍,這使我想起老先覺講的話:“人若在衰,種瓠仔,生菜瓜。”這句話翻譯成國語,意思是說:人如果在很倒黴的時候,種部瓜下去,收成的時候也會長出絲瓜來。
我對太太講:“這一句臺灣諺語應該改成‘人若在衰,種菜瓜,生瓠仔’。或者‘人若在好,種瓠仔,生菜瓜’。隻可惜沒有押韻吧!”
其實,在真實的生活裡,瓠瓜也好,菜瓜也好,隻因人的分別心才產生貴賤。何況,“種部仔,生菜瓜”在現代的耕種接植的技術上,已經是很平常的事瞭。
我有一個朋友在外雙溪的山上種花,他最有興趣的事情是發現花的新品種,有時為瞭遊戲,也做一些接校培種的試驗。他說:“隻要把絲瓜藤接在部仔的頭(根)上,就可以同時長出絲瓜和瓠仔,甚至長出冬瓜、西瓜都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