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選
朱自清作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一位重要的作傢,從其發表作品起,就一直受到研究界的關註。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傢整理的朱自清散文選,希望大傢喜歡。
朱自清散文選一:論青年
馮友蘭先生在《新事論·贊中華》篇裡第一次指出現在一般人對於青年的估價超過老年之上。這扼要的說明瞭我們的時代。這是青年時代,而這時代該從五四運動開始。從那時起,青年人才抬起瞭頭,發現瞭自己,不再僅僅的做祖父母的孫子,父母的兒子,社會的小孩子。他們發現瞭自己,發現瞭自己的群,發現瞭自己和自己的群的力量。他們跟傳統鬥爭,跟社會鬥爭,不斷的在爭取自己領導權甚至社會領導權,要名副其實的做新中國的主人。但是,像一切時代一切社會一樣,中國的領導權掌握在老年人和中年人的手裡,特別是中年人的手裡。於是乎來瞭青年的反抗,在學校裡反抗師長,在社會上反抗統治者。他們反抗傳統和紀律,用怠工,有時也用挺擊。中年統治者記得五四以前青年的沉靜,覺著現在青年愛搗亂,惹麻煩,第一步打算壓制下去。可是不成。於是乎敷衍下去。敷衍到瞭難以收拾的地步,來瞭集體訓練,開出新局面,可是還得等著瞧呢。
青年反抗傳統,反抗社會,自古已然,隻是一向他們低頭受壓,使不出大力氣,見得沉靜罷瞭。傢庭裡父代和子代鬧別扭是常見的,正是壓制與反抗的征象。政治上也有老少兩代的鬥爭,漢朝的賈誼到戊戌六君子,例子並不少。中年人總是在統治的地位,老年人勢力足以影響他們的地位時,就是老年時代,青年人勢力足以影響他們的地位時,就是青年時代。老年和青年的勢力互為消長,中年人卻總是在位,因此無所謂中年時代。老年人的衰朽,是過去,青年人還幼稚,是將來,占有現在的隻是中年人。他們一面得安慰老年人,培植青年人,一面也在譏笑前者,煩厭後者。安慰還是順的,培植卻常是逆的,所以更難。培植是憑中年人的學識經驗做標準,大致要養成有為有守愛人愛物的中國人。青年卻恨這種切近的典型的標準妨礙他們飛躍的理想。他們不甘心在理想還未疲倦的時候就被壓進典型裡去,所以總是掙紮著,在憧憬那海闊天空的境界。中年人不能瞭解青年人為什麼總愛旁逸斜出不走正路,說是時代病。其實這倒是成德達材的大路;壓迫的,掙紮著,材德的達成就在這兩種力的平衡裡。這兩種力永恒的一步步平衡著,自古已然,不過現在更其表面化罷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