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作品賞析

朱自清是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學者、詩人、散文傢,同時也是一位語文教育工作者。他有著長達29年的語文教學實踐,可以說,朱自清把自己畢生的精力都用在瞭語文教育事業上。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傢整理的朱自清作品賞析,希望大傢喜歡。
朱自清作品賞析一:《燕知草》①序
①俞平伯的散文集。“想當年”一例是要有多少感慨或惋惜的,這本書也正如此。《燕知草》的名字是從作者的詩句“而今陌上花開日,應有將雛舊燕知”而來;這兩句話以平淡的面目,遮掩著那一往的深情,明眼人自會看出。書中所寫,全是杭州的事;你若到過杭州,隻看瞭目錄,也便可約略知道的。
杭州是歷史上的名都,西湖更為古今中外所稱道;畫意詩情,差不多俯拾既是。所以這本書若可以說有多少的詩味,那也是很自然的。西湖這地方,春夏秋冬,陰晴雨雪,風晨月夜,各有各的樣子,各有各的味兒,取之不竭,受用不窮;加上綿延起伏的群山,錯落隱現的勝跡,足夠教你流連忘返。
難怪平伯會在大洋裡想著,會在睡夢裡惦著!但“杭州城裡”,在我們看,除瞭吳山,竟沒有一毫可留戀的地方。像清河坊,城站,終日是喧聞的市聲,想起來隻會頭暈罷瞭;居然也能引出平伯的那樣悵惘的文字來,乍看真有些不可思議似的。
其實也並不奇,你若細味全書,便知他處處在寫杭州,而所著眼的處處不是杭州。不錯,他惦著杭州;但為什麼與眾不同地那樣粘著地惦著?他在《清河坊》中也曾約略說起;這正因杭州而外,他意中還有幾個人在--大半因瞭這幾個人,杭州才覺可愛的。好風景固然可以打動人心,但若得幾個情投意合的人,相與徜徉其間,那才真有味;這時候風景覺得更好。--老實說,就是風景不大好或竟是不好的地方,隻要一度有過同心人的蹤跡,他們也會老那麼惦記著的。他們還能出人意表地說出這種地方的好處;像書中《杭州城站》,《清河坊》一類文字,便是如此。再說我在杭州,也待瞭不少日子,和平伯差不多同時,他去過的地方,我大半也去過;現在就隻有淡淡的影象,沒有他那迷勁兒。這自然有許多因由,但最重要的,怕還是同在的人的不同吧?這種人並不在多,也不會多。你看這書裡所寫的,幾乎隻是和平伯有著幾重親的H君的一傢人--平伯夫人也在內;就這幾個人,給他一種溫暖濃鬱的氛圍氣。他依戀杭州的根源在此,他寫這本書的感興,其實也在此。就是那《塔磚歌》與《陀羅尼經歌》,雖像在發揮著“歷史癖與考據癖”,也還是以H君為中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