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序的由來
你知道《蘭亭集序》的由來嗎?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蘭亭集序的由來,以供大傢閱讀。
蘭亭集序的由來一
王羲之的作品中,「蘭亭集序」可說是他一生中的代表作瞭。可惜這一件佳作被唐太宗用來殉葬,今日我們看到的已不是當年的原作。
「蘭亭集序」如何能成為「書聖」的代表作?這一幅作品被王羲之孫視為傳傢之寶,又怎麼會在傳瞭七代之後,落入唐太宗的手裡?
「蘭亭」位置在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的近郊。晉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一些好朋友,還有兒子凝之、徽之等四十一人,一到蘭亭舉行修褉儀式。
我們先來說一說什麼叫做「修禊」。「修禊」是古代一種消除污穢的祭祀,也就相當於現在的清潔運動。一般多是在農歷三月三日春光明媚之時,選擇水邊,一方面祭神,同時大傢也洗洗手腳,據說可排除邪惡不祥。這項儀式從西周就開始瞭,最初大概隻是祭神,後來逐漸增加唱歌、宴會、作詩等節目。再到後來,「修禊」已重在賞玩景物、飲酒作詩,成為士大夫文人的遊戲,祭神、清除污穢的原意逐漸消失。
所以王羲之與好友在蘭亭玩的十分盡興,他們一邊閑談吟詩,一邊飲酒歡樂。玩到最開心的時候,大傢要求王羲之為這一次聚會寫一篇序文作紀念,王羲之一口答應瞭。他那時已喝得有一點醉意,便順手拿起鼠須筆,在蠶繭紙上作文章。文章中他描寫風景的優美,好友聚會的歡樂,同時也聯想到人生的短暫和宇宙萬物的變換無常,心中不免升起一股感嘆。
「蘭亭集序」全文總共三百二十四個字,字字遒媚勁健,有如神助。王羲之酒醒之後,自己也對這一篇文字相當滿意,他又很用心的照原文重新抄寫好幾遍,但是再也寫不出那樣的書法瞭。於是「蘭亭集序」成為王羲之的最愛,並珍藏起來,留傳給子孫。
蘭亭集序的由來二
“曲水流觴”是蘭亭非常著名的景點。流觴亭前,一條“之”字形的曲水,中間有一塊木化石,上面刻著“曲水流觴”4個字。顯現瞭王羲之《蘭亭集序》所描繪的景象“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它包涵瞭一段非常著名的典故:東晉永和九年,農歷的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請瞭共41位名人雅士在蘭亭雅集修禊,他們在酒杯裡倒上酒讓它從曲水上遊緩緩漂下來,如果漂到誰面前停住瞭,誰就要飲酒作詩,作不出的則要罰酒三觥,一觥相當於現在半斤。活動中共有11個人各作詩兩首,15個人各作詩1首,16個人因沒有作出詩而罰瞭酒,總共成詩37首,匯集成冊稱之為《蘭亭集》,推薦主人王羲之為之作序,王羲之欣然答應,趁著酒興,用鼠須筆和蠶繭紙一氣呵成《蘭亭集序》,後人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每年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歡來這裡仿效王羲之,蘭亭雅集,飲酒賦詩。每年書法節都要在此舉行曲水流觴的雅集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