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 鳥鳴澗

《鳥鳴澗》是唐代詩人王維所作組詩《皇甫嶽雲溪雜題五首》的第一首。下面請欣賞學習啦小編帶來的王維《鳥鳴澗》的內容。
王維 《鳥鳴澗》原文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 《鳥鳴澗》譯文
春天夜晚,寂無人聲,芬芳桂花,輕輕飄落。青山碧林,更顯空寂。
明月升起,驚動幾隻棲息山鳥。清脆鳴叫,長久回蕩空曠山澗。
王維 《鳥鳴澗》創作背景
王維的《鳥鳴澗》當作於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年間遊歷江南之時,其背景是安定統一的盛唐社會。此詩是王維題友人皇甫嶽所居的雲溪別墅所寫的組詩《皇甫嶽雲溪雜題五首》的第一首,是詩人寓居在今紹興縣東南五雲溪(即若耶溪)的作品。
據《新唐書·王維傳》記載,王維於開元初進士及第後授太樂丞,因坐伶人舞黃獅事被貶為濟州同倉參軍,直到開元二十三年(735)張九齡執政才返京任右拾遺。對於王維的這段履歷,紹籍越文化研究者竺嶽兵在其《王維在越中事跡考》中認為:“唐開元八年至開元二十一年將近十五年間的王維原來在吳越漫遊。……有充分的理由說他的《鳥鳴澗》、《鳥鳴澗》、《相思》等名篇作於越中。”王維漫遊若耶,觸景生情,聯想到前人描寫若耶溪的名句,欲與古人爭勝厘毫,“出藍”而“勝藍”,於是有瞭“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這一聯以動寫靜的精彩詩句。從《鳥鳴澗》詩體現的風格和意境分析,此詩應作於唐玄宗“開元盛世”時期,為王維青年時代的作品。
王維 《鳥鳴澗》賞析
關於這首詩中的桂花,頗有些分歧意見。一種解釋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種類,此處所寫的當是春日開花的一種。另一種意見認為文藝創作不一定要照搬生活,傳說王維畫的《袁安臥雪圖》,在雪中還有碧綠的芭蕉,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同時出現的事物,在文藝創作中是允許的。不過,這首詩是王維題友人所居的《皇甫嶽雲溪雜題五首》之一。五首詩每一首寫一處風景,接近於風景寫生,而不同於一般的寫意畫,因此,以解釋為山中此時實有的春桂為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