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賞析
文章分類:唐代詩人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

《賦得古原草送別》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成名作。一曲野草頌,進而是生命的頌歌。是白居易未滿16歲時在考場上所作。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傢喜歡。
《賦得古原草送別》
作者:白居易【唐代】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賦得古原草送別》註釋:
⑴賦得:借古人詩句或成語命題作詩。詩題前一般都冠以“賦得”二字。這是古代人學習作詩或文人聚會分題作詩或科舉考試時命題作詩的一種方式,稱為"賦得體"。
⑵離離:青草茂盛的樣子。
⑶一歲一枯榮:枯,枯萎。榮,茂盛。野草每年都會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⑷遠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濃鬱的香氣。侵,侵占,長滿。遠處芬芳的野草一直長到古老的驛道上。
⑸晴翠:草原明麗翠綠。
⑹王孫:本指貴族後代,此指要送的人。
⑺萋萋:形容草木長得茂盛的樣子。
《賦得古原草送別》意思:
古原上的野草繁密茂盛,每年一度枯萎一度隆化
野火把它燒也燒不盡,春風吹來遍地又再生。
遠處的芳草侵伸向古道,翠綠的草色連接著荒城。
今天我又為朋友送別,青青草兒滿懷離別情。
《賦得古原草送別》寫作背景:
《賦得古原草送別》作於公元787年(唐德宗貞元三年),作者當時實齡未滿16歲。詩是應考習作,按科考規矩,凡指定、限定的詩題,題目前必須加“賦得”二字作法,與詠物詩相類似。《賦得古原草送別》即是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發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