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暮江吟》

《暮江吟》是唐朝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七絕,詩歌描繪瞭夕陽照射在江面的情景。是一首寫景佳作。語言清麗流暢,格調清新,繪影繪色,細致真切。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傢喜歡。
《暮江吟》
作者:白居易【唐代】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註釋:
①暮江吟:黃昏時分在江邊所作的詩。吟,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
②殘陽:快落山的太陽的光。也指晚霞。
③瑟瑟:原意為碧色珍寶,此處指碧綠色 。
④可憐:可愛。
⑤九月初三:農歷九月初三的時候。
⑥珍珠:即珠寶。
⑦月似弓:峨眉月,其彎如弓。
《暮江吟》意思:
一道殘陽倒影在江面上,陽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現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現出紅色。更讓人憐愛的是九月涼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真的珠子,一彎新月仿佛是一張精巧的弓。
《暮江吟》寫作背景:
《暮江吟》是唐朝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七絕,大約是822年(長慶二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寫的。當時朝廷政治昏暗,牛李黨爭激烈,詩人品盡瞭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該詩從側面反映出瞭作者離開朝廷後輕松暢快的心情。詩人在這首詩中運用瞭新穎巧妙的比喻,創造出和諧、寧靜的意境,通過吟詠表現出內心深處的情思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暮江吟》鑒賞:
《暮江吟》是白居易“雜律詩”中的一首。全詩構思妙絕之處,在於攝取瞭兩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畫面,加以組接。一幅是夕陽西沉、晚霞映江的絢麗景象,一幅是彎月初升,露珠晶瑩的朦朧夜色。兩者分開看各具佳景,合起來讀更顯妙境,詩人又在詩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寫法,使景色倍顯生動。由於這首詩滲透瞭詩人自願遠離朝廷後輕松愉悅的解放情緒和個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詩成瞭詩人特定境遇下審美心理功能的藝術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