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從 杜甫
文章分類:唐代詩人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

《客從》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這是一首寓言式的政治諷刺詩,作者巧妙地、準確地運用瞭傳說,用“泉客”象征廣大的被剝削的勞動人民,用泉客的“珠”象征由人民血汗創造出來的勞動果實。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詩和意思,希望大傢喜歡。
《客從》
作者:杜甫
客從南溟來,遺我泉客珠。珠中有隱字,欲辨不成書。
緘之篋笥久,以俟公傢須。開視化為血,哀今征斂無。
《客從》註釋:
⑴南溟,南海,遺,問遺,即贈送。泉客,即鮫人,也叫泉仙或淵客(左思《吳都賦》“淵客慷慨而泣珠”)。古代傳說:南海有鮫人,水居如魚,能織綃,他們的眼淚能變成珠子。
⑵泉客珠:指珍珠。泉客:傳說中的人魚,相傳它們流出的眼淚能變為珍珠。唐中宗《石淙》詩:“水炫珠光遇泉客,巖懸石鏡厭山精。”
⑶有隱字:有一個隱約不清的字。因為隱約不清,所以辨認不出是個什麼字。佛教傳說,有些珠子中隱隱有字。珠由淚點所成,故從珠上想出“有隱字”,這個字說穿瞭便是“淚”字。它是如此模糊,卻又如此清晰。
⑷書:即文字。
⑸緘:封藏。篋笥(qiè sì):指儲藏物品的小竹箱。《禮記·內則》:“男女不同椸枷,不敢縣於夫之楎椸,不敢藏於夫之篋笥。”
⑹俟:等待。公傢:官傢,須:需要,即下所謂“征斂”。
⑺化為血:實即化為烏有,但說化為血,更能顯示出人民遭受殘酷剝削的慘痛。
⑻征斂:猶征收。《周禮·地官·裡宰》:“以待有司之政令,而徵斂其財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