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 清明夜

《清明夜》是白居易在唐朝元和年間所作的七言絕句。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白居易《清明夜》,以供大傢閱讀。
白居易《清明夜》原文: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傢。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白居易《清明夜》譯文:
清明節夜晚時,清風習習,月夜朦朧,用碧玉做成的欄桿和用紅色的磚砌成的墻是刺史的府宅。
獨自步行在回旋的走廊中唱歌,遠遠的聽到弦聲,默默的欣賞花。
白居易《清明夜》創作背景:
踏青。又叫探春、尋春、郊遊。其含義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遊玩,觀賞春色。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清明前後正是踏青的好時光,所以成為清明節習俗的一項重要內容。古時婦女平日不能隨便出遊,清明掃墓是難得踏青的機會,故婦女們在清明比男人玩的更開心。
白居易《清明夜》鑒賞:
第一句,描寫出詩人所處的環境是宜人的,月色是朦朧的,美好的月色使詩人迷醉於清明之夜,對環境的交待襯托出瞭詩人對美景的愛惜,也表現瞭詩人的閑適之情。
第二句,在微風拂過的月色朦朧的清明之夜,詩人處在碧玉欄桿和紅磚墻下的府邸裡。詩人用“碧和紅”字顯示瞭自己愉悅的內心,在夜晚所望之處全是一些美好的色彩,以及精雕細琢的建築,喜笑開顏,好不爽朗。
第三句則寫瞭詩人獨自踱步在回旋的走廊中歌唱。詩人處在如此清明之夜迷人的月色中,喜上心頭,開懷歌唱,在回廊裡唱著歌抒發著內心愉悅的情懷。
第四句,交待出詩人思緒飄向瞭遠方,恰又聽到瞭遠方的管弦之聲,於是詩人安靜下來認真傾聽著弦聲,自是不休閑。從另一方面,“遙聽”和“暗看”卻也寫出瞭詩人對現實的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