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詠懷古跡五首·其五

《詠懷古跡五首》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於唐代宗大歷元年(766年)在夔州(治今重慶奉節)寫成的組詩。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傢帶來的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五》,相信對你會有幫助的。
杜甫詩詞《詠懷古跡五首·其五》原文: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杜甫詩詞《詠懷古跡五首·其五》譯文:
諸葛亮的大名永遠留在天地間,他的遺像清高讓人肅然起敬。
為瞭三分天下周密地籌劃策略,萬代好像鸞鳳高翔,獨步青雲。
伊尹、呂尚難分伯仲,不相上下,指揮軍隊作戰鎮定從容,讓蕭何曹參都為之失色。
漢朝帝位轉移是因為運氣,諸葛亮也難以復興,但他意志堅決,因軍務繁忙而鞠躬盡瘁。
杜甫詩詞《詠懷古跡五首·其五》鑒賞:
“諸葛大名垂宇宙”,上下四方為宇,古往今來為宙,“垂於宙”,將時間空間共說,給讀者以“名滿寰宇,萬世不朽”的具體形象之感。首句如異峰突起,筆力雄放。次句“宗臣遺像肅清高”,進入祠堂,詩人瞻望諸葛遺像,不由肅然起敬,遙想一代宗臣,高風亮節,更添敬慕之情。“宗臣”二字,總領全詩。
接下去進一步具體寫諸葛亮的才能、功績。從藝術構思講,它緊承首聯的進廟、瞻像,詩人看瞭各種文物後,自然地對其豐功偉績作出高度的評價:“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紆,屈的意思。紆策而成三國鼎立之勢,好比鸞鳳高翔,獨步青雲,奇功偉業,歷代敬仰。然而詩人用詞精微,一個“紆”字,突出諸葛亮委屈地處在偏僻的地方,經世懷抱隻能算“百施其一”而已,三分功業,也隻不過是“雄鳳一羽”罷瞭。“萬古雲霄”句形象有力,議論達情,情托於形,是議論中高於其他詩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