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雜文3篇
雜文是雜體文章,也是一種直接、迅速反映社會事變或動向的文藝性論文,下面學習啦小編給大傢帶來好看的雜文,供大傢參考!
好看的雜文篇一:有一種奮鬥叫與世無爭
在我們單位,相同內容的一節課,所要領取的超課時費是不同的,而這個不同卻完全是由授課者的職稱決定,無論學生接受瞭多少東西,無論上課者付出多少心血,高級職稱的領取超課時費就高,中級職稱的次之,初級職稱就最低。當然,話又說過來,超課時費一個教師整個學期下來,與工資相比,那可是小巫見大巫,因為一月工資高級職稱的比中級職稱的總高五百多元;至於說現在那些在中學裡被評上教授的老師,其每月工資比高級職稱的老師據說要高一千多元。
按照以往的退休政策,我離退休還要十六七年。扳指一算,評聘上高級教師職稱也快四年瞭,但我心裡絲毫沒有要準備評中學教授的想法。坦率講,沒有評中學教授的想法,不是我不喜歡工資高,不是我工作不認真負責,不是我生活不積極進取。我是學文科的,懂得中國的現狀,職稱榮譽都是首先滿足單位大小領導,然後滿足領導相應的親信,再是滿足領導的七大姑四八姨,接著輪到單位上不喜歡說話的人,不甘於命運的隻能猴年馬月。再說中學評教授的名額,是少之又少,大多學校是幾年都沒有名額,像我們學校這樣市直屬的,分配來的名額兩三年也是一半個!關鍵是領導還沒老,又有新的領導。我曾說過,我們單位也能評出全國的各種優秀,條件是隻要上面能分配來名額。上瞭職稱的人都明白,現在評職稱硬件條件相對容易準備,如論文、計算機成績、英語成績,本應該認真工作就容易得到的軟條件,如年終考核、如大小榮譽,卻緊緊攥在領導的手心,我們感覺似早上的啟明星,望得見卻不容易到達。
聘上高級職稱時,我把我的的心情描述為四十歲的女人第一次懷上孩子,既高興又心酸。高興的是自己終於當媽媽瞭,心酸的是自己的同齡都快成婆婆瞭,而自己還曾因為生孩子別人說三道四。
記得評聘上中級職稱後,我把五年後評聘上高級教師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不過我心裡清楚,高級職稱的名額每個學校都是相對少,好在我們市裡首先保證市直屬的學校,每年至少都要象征性地公二三個名額,否則,像別的縣級中學,教師大學本科畢業十五年瞭,才有希望看到單位高級的名額與自己有關。因此,我把破額當成自己晉升高級的捷徑,擠時間寫論文寫課題,搶機會上優質課競賽課,動腦筋出成績出業績出成果。可以說離破額年線還有三年,我破額的條件除瞭年終考核都奮鬥到瞭。年終考核,我想對我來說是小菜一碟,因為我工作兢兢業業,我業績有目共睹,我對領導擁護愛戴。一年後,雖說我很努力,雖說我業績突出,可面對合格的考核結果,我又想,同事某某與某某跟我認真踏實不分伯仲,他們仍沒有優秀的年終考核而晉升擱淺。到破額的最後年限,我仍是年終考核合格裡的前三名,好在我很快平衡瞭心態,因為我知道某某同某某兩同事,工作都快二十年瞭,一塊分派到單位的人傢已是老高級瞭,可他們為考核仍需繼續加油。讓我想不通的是,正常晉升的時間都超過三年瞭,我的年終考核等級依舊是合格,而不如我甚至比我進校時間短業績明顯沒超過我的卻抱得瞭晉升高級的年終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