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法曹梅花盛開--何遜
作者簡介
南朝 梁詩人,字仲言, 東海 郯(今山東省蒼山縣 長城 鎮)人, 何承天 曾孫,宋員外郎何翼孫,齊太尉中軍參軍何詢子。八歲能詩,弱冠州舉秀才,官至尚書水部郎。詩與 陰鏗 齊名,世號陰何。文與劉孝綽齊名,世稱何劉。其詩善於寫景,工於煉字。為 杜甫 所推許,有集八卷,今失傳,明人輯有何水部集一卷。後人稱"何記室"或"何水部"。
揚州法曹梅花盛開
朝代:南北朝 作者: 何遜
兔園標物序,驚時最是梅。
銜霜當路發,映雪擬寒開。
枝橫卻月觀,花繞凌風臺。
朝灑長門泣,夕駐臨邛杯。
應知早飄落,故逐上春來。
註釋
①兔園:本是漢梁孝王的園名,這裡借指揚州的林園。標:標志。物序:時序,時節變換。這兩句是說,在花園裡是容易看出時節的變化的,其中最使人驚異、最能標志時節變化的就是梅花。
②擬:比,對著。這兩句是說,梅花不怕霜雪、不畏風寒,在零霜下雪的時候,它就在路邊開放瞭。
③卻月觀、凌風臺:可能都是揚州的臺觀名。這兩句是說,梅花在臺觀周圍開得很盛。
④長門:漢宮名。漢武帝曾遺棄陳皇後於長門宮,司馬相如為她寫過一篇《長門賦》。臨邛:漢縣名,司馬相如曾在臨邛飲酒,結識瞭卓文君。這兩句是說,梅花盛開的時候可以使被遺棄者見之有感而落淚,也可以使鐘情的人觸景興懷而勃發。
⑤上春:即孟春正月。這兩句是說,梅花大概也知道自己飄落得早,所以趕在正月就開起花來瞭。
鑒賞
公元507年(梁武帝天監六年)舊歷四月,撫軍建安王蕭偉出為都督揚、南徐二州諸軍事、揚州刺史,何遜遷水曹行參軍,兼任記室,深得蕭偉信任,日與遊宴,不離左右。這首詩即寫於第二年早春,詩題一作《揚州法曹梅花盛開》。因杜甫在《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詩中有“東閣官梅動詩興,還如何遜在揚州”之句,此詩遂引人註目,廣為流傳。並由此引起許多糾葛。因有些研究者疏於地理,錯把詩中的“揚州”當作今天的揚州,就斷言“《梁書·何遜傳》不見揚州事。”(《分門集註杜工部詩》卷二十四引舊註)甚至附會出“何遜在揚州為廣陵記室”(廣陵即今揚州市)的說法(蔡夢弼《杜工部草堂詩箋》卷二十五)。其實,詩中的“揚州”,治所即在今江蘇省南京市。對這一點,宋人張邦基說得很清楚:“餘後見別本遜文集,乃有此詩,而集首有梁王僧儒所作序,乃雲:‘……時南平王殿下(即蕭偉)為中權、揚州刺史,望高右戚,實曰賢主。擁彗分庭,愛客接士,東閣一開,競收揚馬,左席暫起,爭趨鄒枚。君以詞藝早聞,故深親禮,引為水部行參軍事,仍掌文記室,’雲雲。乃知遜嘗在揚州也。……然東晉、宋、齊、梁、陳皆以建業為揚州,則遜之所在揚州,乃建業耳,非今之廣陵也。隋以後始以廣陵名州。”(《墨莊漫錄》卷一)建業即今南京。“東閣一開,競收揚馬”雲雲,正是杜詩“東閣官梅動詩興”的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