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仙 七夕--范成大

鵲橋仙 七夕
朝代:宋代 作者: 范成大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
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
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瞭、新愁歸去。
註釋
⑴傳說牛郎耕田,織女紡織。今以七夕良會,故工作都懶瞭。盧仝《月蝕》:“癡牛與騃女,不肯勤農桑,徒勞含淫思,旦夕遙相望。”
⑵月姊:古代帝王有兄日姊月之說。李商隱《楚宮》二首之二:“月姊曾逢下彩蟾。”
⑶風姨:《酉陽雜俎續集》卷三《支諾泉下》:“封十八姨乃風神也。”“封”與風諧音。這裡將自然界的風月都擬人化,故用“月姊”“風姨”字面。月姊含顰,風姨吹雨,是相妒情態。
⑷上片言以佳期被群仙妒忌,下片言相見怎如不見,新歡不敵舊愁,況又添瞭新愁。疑亦有寓意,不止泛詠七夕。
賞析
兩千多年來,牛郎織女的故事,不知感動過多少中國人的心靈。在吟詠牛郎織女的佳作中,范成大的這首《鵲橋仙》別具匠心是一首有特殊意義的佳作。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起筆三句點明七夕,並以側筆渲染。“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歲華紀麗》卷三“七夕”引《風俗通》),與牛郎相會,故又稱雙星節。此時銀河兩岸,牛郎已無心耕種,織女亦無心紡績,就連天上的眾仙女也忌妒瞭。起筆透過對主角與配角心情之描寫,烘托出一年一度的七夕氛圍,扣人心弦。下韻三句,承群仙之相妒寫出,筆墨從牛女宕開,筆意雋永。“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形貌娟秀的嫦娥蹙緊瞭蛾眉,風姨竟然興風吹雨騷騷然(風姨為青年女性風神,見《博異》)。這些仙女,都妒忌著織女呢。織女一年才得一會,有何可妒?則嫦娥悔恨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可知,風姨之風流善妒亦可知,仙界女性之凡心難耐寂寞又可知,而牛郎織女愛情之難能可貴更可知。不僅如此。有眾仙女之妒這一喜劇式情節,雖然引出他們悲劇性愛情。詞情營造,匠心獨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