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雁 杜牧
文章分類:古詩典藏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

《早雁》是唐代文學傢杜牧的詩作。此詩采用比興象征手法,借雁抒懷,以驚飛四散的鴻雁比喻流離失所的人民,對他們有傢而不能歸的悲慘處境寄予深切的同情。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詩和意思,希望大傢喜歡。
《早雁》
作者:杜牧
金河秋半虜弦開,雲外驚飛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數聲來。
須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一一回?
莫厭瀟湘少人處,水多菰米岸莓苔。
《早雁》註釋:
⑴金河:在今內蒙呼和浩特市南。秋半:八月。虜弦開:指回鶻南侵。
⑵雲外:一作“雲際”。
⑶仙掌:指長安建章宮內銅鑄仙人舉掌托起承露盤。
⑷長門:漢宮名,漢武帝時陳皇後失寵時幽居長門宮。
⑸須知胡騎紛紛在:一作“雖隨胡馬翩翩去”。胡:指回鶻,也稱回紇。
⑹莫厭:一作“好是”。
《早雁》意思:
八月邊地回鶻士兵拉弓射箭,雁群為之驚飛四散哀鳴連連。
月明之夜孤雁掠過承露仙掌,哀鳴聲傳到昏暗的長門宮前。
應該知道北方正當烽煙四起,再也不能隨著春風回歸傢園。
請莫嫌棄瀟湘一帶人煙稀少,水邊的菰米綠苔可免受饑寒。
《早雁》寫作背景:
公元842年(唐武宗會昌二年)舊歷八月,北方回鶻族烏介可汗率兵南侵,引起邊民紛紛逃亡。杜牧時任黃州(今湖北黃岡)刺史,聞此而憂之,因寫下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