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漁傢傲·反第一次大“圍剿”》
文章分類:詩詞鑑賞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

《漁傢傲·反第一次大“圍剿”》
毛澤東
萬木霜天紅爛漫,天兵怒氣沖霄漢。
霧滿龍岡千嶂暗,齊聲喚,
前頭捉瞭張輝瓚。
二十萬軍重入贛,風煙滾滾來天半。
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幹,
不周山下紅旗亂。
註釋
1、霜天:這裡指冬天。秋冬都有霜,故可統稱“霜天”。
2、爛漫:光彩分佈貌。《文選》卷十五張衡《思玄賦》:“爛漫麗靡”。
3、天兵:指紅軍
4、霄漢:高空。霄,雲氣;漢,天漢,即天河。雲氣和天河都是在高空,所以用來表示高曠至極的天際。
5、龍岡:龍岡頭墟的簡稱,在江西省寧都、吉水、吉安、泰和、永豐諸縣之間,地屬永豐縣。山巒重疊,形式極險。
6、千嶂:許多高山。宋范仲淹《漁傢傲》:“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7、張輝瓚:國民黨第十八師師長,兼任江西剿匪總指揮,俘虜後被紅軍斬首,其頭裝在木籠內扔入贛江。
8、二十萬軍重入贛:敵人發動第二次“圍剿”時,總兵力20萬,何應欽任總司令。
9、風煙:猶風塵,杜甫《秋興》:“萬裡風煙接素秋。”
10、天半:半空。
11、不周山:不周山為古代傳說中的山名,最早見於《山海經·大荒西經》:“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據王逸註《離騷》,高周註《淮南子·道原訓》均考不周山在昆侖山西北。相傳不周山是人界唯一能夠到達天界的路徑,但不周山終年寒冷,長年飄雪,非凡夫俗子所能徒步到達。不周山具體在哪裡有多種說法,最常見的說法是帕米爾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