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林則徐的雜文
鴉片戰爭前後中國社會激烈變化、社會思潮急劇變遷,林則徐在中國歷史發生重大轉折的緊要關頭,領導抵抗西方資本主義侵略,同時又帶頭瞭解西方和學習西方。成為 開眼看世界 的第一人。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傢精心整理的關於林則徐的雜文,希望對大傢有用。
關於林則徐的雜文1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這是林則徐先生題書的自勉堂聯,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隻是當做名人警示語,並未真正體會到它的涵義。時隔多年,當再次看見這句話時,一種敬畏油然而生。
上聯:海之所以浩瀚廣大,在於能涵納百川細流;人的德行要廣大,也要有像海一樣的廣闊胸懷,寬則得眾。有瞭海納百川的寬闊胸懷和氣度,就能“容天下難容之事”,就能與人與己“無所不容”。這種對他人所表現出的寬容,就是儒傢所倡導的“恕”,即以仁愛之心待人和凡事都要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下聯:懸崖絕壁能夠直立千丈,是因為它沒有過分的欲望,不向其他地方傾倒,以此教育人們要放棄無謂的享樂欲,修身養性。排除一切雜念,堅持正義,做一個無私無畏、剛直不阿的大丈夫。
王勃有“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的豪言壯語,諸葛亮有“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警局,儒學講究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佛教也有克制“貪嗔癡”,個人境界才能提升。
突破名聲、欲望、地位、金錢……明確自己的志向,堅持正確的方向,在這樣一個浮躁的大環境下,能夠端正自我,找回本我精神。而非,搞政治終成獨裁者、做企業變黑心資本傢、搞學術研究成為追求名利,慢慢人性變得扭曲,生命也因此毫無意義。
人性的本質,或多或少決定著如何生存,而生存方式決定著幸福指數,然而幸福指數來源於自身。就如所謂”知足者常樂”這句話語出《老子-儉欲第四十六》:“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它不是教人安於現狀,沒有上進,隻求安逸混沌度日,而是擅於發現和感受對已擁有事物的滿足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