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驪山懷古(張養浩)
作者簡介
張養浩,字希孟,號雲莊,濟南(今屬山東)人,唐朝名相張九齡的弟弟張九皋的第23代孫。元代散曲傢。少年知名,19歲被薦為東平學正,歷官堂邑縣尹、監察禦史、翰林學士、禮部尚書、參議中書省事等官職。在任監察禦史時,因批評時政而為權貴所忌,被免官。後復官至禮部尚書,參議中書省事。後因其父年邁,無人照顧,於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辭官傢居,此後屢召不赴。文宗天歷二年(1329年),關中大旱,特拜陜西行臺中丞,辦理賑災,見饑民困苦萬分,難以周濟,竟為之痛哭,遂“散其傢之所有”“登車就道”(《元史》本傳),不久便積勞成疾病卒。他的散曲多寫棄官後的田園隱逸生活。有《三事 忠告》、《歸田類稿》等。散曲集有《雲在休居自適小 樂府》。明·朱權《太和正音譜 》謂其曲“如玉樹臨風”。
山坡羊·驪山懷古
朝代:元代
作者:張養浩
驪山四顧,阿房一炬,當時奢侈今何處?隻見草蕭疏,水縈紆。至今遺恨迷煙樹。列國周齊秦漢楚,贏,都變做瞭土;輸,都變做瞭土。
譯文
在驪山上四處看看,阿房宮已經被一把火燒沒瞭,當時的繁華富貌,現在在哪裡?
隻看見瞭荒涼的草,水流回旋彎曲,到現在留下的遺憾像煙花一樣。
列國的周齊秦漢楚,這些國傢,贏瞭的,都變成瞭灰燼;輸瞭的,都變成瞭灰燼。
註釋
驪山在今陜西臨潼縣東南。杜牧《阿宮殿》:“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
阿房一炬:阿房宮,秦宮殿名,故址在今陜西西安市西南阿房村。《三輔黃圖》:“阿房宮,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宮未而亡,始皇廣其宮,規恢三百餘裡,離宮別館,彌山跨谷,輦道兩屬,閣道通驪山八百餘裡。”又《史記·秦始皇本紀》:“先作前殿阿房,東西五十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後項羽引兵屠咸陽,“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見《史記·項羽本紀》。故杜牧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阿房宮賦》)之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