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 千秋歲·水邊沙外

《千秋歲·水邊沙外》是北宋秦觀詞作。接下來請欣賞學習啦小編給大傢網絡收集整理的秦觀《千秋歲·水邊沙外》。
秦觀詩詞《千秋歲·水邊沙外》原文:
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亂,鶯聲碎。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人不見,碧雲暮合空相對。
憶昔西池會。鵷鷺同飛蓋。攜手處,今誰在。日邊清夢斷,鏡裡朱顏改。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秦觀詩詞《千秋歲·水邊沙外》譯文:
淺水邊,沙洲外,城郊早春的寒氣悄然盡退。枝頭繁花,晴光下的倩影,紛亂如墜地顛顫微微。流鶯在花叢,輕巧的啼囀聲,聽來太急促,太細碎。啊,隻身飄零,消愁的酒盞漸疏,難得有一回酣然沉醉。日復一日的思念,心身已煎熬成枯灰。相知相惜的摯友,迢迢阻隔,眼前,悠悠碧雲,沉沉暮色,相對。
想當年,志士俊才共赴西池盛會,一時豪情逸興,華車寶馬驅弛如飛。不料風雲突變,如今,看攜手同遊處,剩幾人未折摧?啊,秉舟繞過日月,那夢已斷毀,隻有鏡中古銅色,照出紅潤的容顏已非。春,去瞭落花千點萬點,飄飛著殘敗的衰頹,牽起一懷愁緒,如海,潮湧潮推。
秦觀詩詞《千秋歲·水邊沙外》創作背景:
紹聖元年(1094),宋哲宗親政後起用新黨,包括蘇軾、秦觀在內的一大批“元祜黨人”紛紛被貶。這首詞就是秦觀被貶之後的作品。至於寫作時地,一說是紹聖二年(1095)謫處州(今浙江麗水)時所作;一說是紹聖三年在謫郴州途中作於衡陽。
秦瀛《重編淮海先生年譜節要》,紹聖二年乙亥(1095)少遊“在處州……又遊府治南園,作《千秋歲》詞。後范成大愛其‘花影鶯聲’之句,即其地建鶯花亭。”但吳曾《能改齋漫錄》及曾敏行《獨醒雜志》都說是作於衡陽,後呈孔毅甫。細考秦觀於紹聖三年由處州被貶再去郴州,他經衡陽時已屆秋冬,這與其擅長精確的描寫特定環境中景物與情思,以及此詞所寫春景春情不合。該詞應當是作於處州,至衡陽後抄錄呈給太守孔毅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