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間創作的一首古體詩。現在請欣賞學習啦小編帶來的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內容。
杜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原文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佈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杜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譯文
八月裡秋深,狂風怒號,狂風卷走瞭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茅草亂飛,渡過浣花溪,散落在對岸江邊。飛得高的茅草纏繞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飄飄灑灑沉落到池塘和窪地裡。
南村的一群兒童欺負我年老沒力氣,竟忍心這樣當面做“賊”搶東西,毫無顧忌地抱著茅草跑進竹林去瞭。我嘴唇幹燥也喝止不住,回來後拄著拐杖,獨自嘆息。
一會兒風停瞭,天空中烏雲像墨一樣黑,深秋天空陰沉迷蒙漸漸黑下來瞭。佈被蓋瞭多年,又冷又硬,像鐵板似的。孩子睡覺姿勢不好,把被子蹬破瞭。一下雨屋頂漏水,屋內沒有一點兒幹燥的地方,房頂的雨水像麻線一樣不停地往下漏。自從安史之亂之後,我睡眠的時間很少,長夜漫漫,屋漏床濕,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間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開顏歡笑,房子在風雨中也不為所動,安穩得像是山一樣?唉!什麼時候眼前出現這樣高聳的房屋,到那時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風所吹破,我自己受凍而死也心甘情願!
杜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公元761年(唐肅宗上元二年)八月。公元759年(唐肅宗乾元二年)秋天,杜甫棄官到秦州(今甘肅天水),又輾轉經同谷(今甘肅成縣)到瞭巴陵。公元760年(乾元三年)春天,杜甫求親告友,在成都浣花溪邊蓋起瞭一座茅屋,總算有瞭一個棲身之所。不料到瞭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八月,大風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當時安史之亂尚未平息,詩人由自身遭遇聯想到戰亂以來的萬方多難,長夜難眠,感慨萬千,寫下瞭這篇膾炙人口的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