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典賞析

中國古詩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國古典文學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它承載著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以其獨特的魅力強烈吸引著國內外人士。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傢整理的古詩詞經典賞析,希望大傢喜歡。
古詩詞經典賞析篇1:石壕吏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賞析
《石壕吏》是一首傑出的現實主義的敘事詩,寫瞭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連年老力衰的老婦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瞭官吏的殘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對安史之亂中人民遭受的苦難深表同情。藝術上,精煉是這首詩的一大特點,把抒情和議論寓於敘事之中,愛憎分明。場面和細節描寫自然真實。善於裁剪,中心突出。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單刀直入,直敘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讀者不能輕易放過。在封建社會裡,由於社會秩序混亂和旅途荒涼等原因,旅客們都“未晚先投宿”,更何況在兵禍連接的時代。而杜甫,卻於暮色蒼茫之時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個小村莊裡借宿,這種異乎尋常的情景就富於暗示性。他或者是壓根兒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鎮已蕩然一空,無處歇腳。總之,寥寥五字,不僅點明瞭投宿的時間和地點,而且和盤托出瞭兵荒馬亂、雞犬不寧、一切脫出常軌的景象,為悲劇的演出提供瞭典型環境。浦起龍指出這首詩“起有猛虎攫人之勢”(《讀杜心解》),這不僅是就“有吏夜捉人”說的,而且是就頭一句的環境烘托說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綱,以下情節,都從這裡生發出來。不說“征兵”、“點兵”、“招兵”而說“捉人”,已於如實描繪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個“夜”字,含意更豐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時常發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無法“捉”到;第二、表明縣吏“捉人”的手段狠毒,於人民已經入睡的黑夜,來個突然襲擊。同時,詩人是“暮”投石壕村的,從“暮”到“夜”,已過瞭幾個小時,這時當然已經睡下瞭;所以下面的事件發展,他沒有參與其間,而是隔門聽出來的。“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兩句,表現瞭人民長期以來深受抓丁之苦,晝夜不安;即使到瞭深夜,仍然寢不安席,一聽到門外有瞭響動,就知道縣吏又來“捉人”,老翁立刻“逾墻”逃走,由老婦開門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