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 少年行四首
《少年行四首》是唐代詩人王維的組詩作品。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王維《少年行四首》,以供大傢閱讀。
王維《少年行四首》原文:
新豐美酒鬥十千,咸陽遊俠多少年。
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
漢傢君臣歡宴終,高議雲臺論戰功。
天子臨軒賜侯印,佩出明光宮。
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
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一身能擘兩雕弧,虜騎千群隻似無。
偏坐金鞍調白羽,紛紛射殺五單於。
王維《少年行四首》譯文:
新豐美酒一鬥價值十千錢,出沒五陵的遊俠多是少年。
相逢時意氣投合為君痛飲,駿馬就拴在酒樓下垂柳邊。
才從軍便作漢朝的羽林郎,一開始就隨鏖戰漁陽。
誰知道不能去邊關的痛苦,縱然戰死還留下俠骨芬芳。
一個人就能拉開兩張雕弓,敵騎千重全都不放在眼中。
偏坐金鞍上從容調好羽箭,不停地射去敵酋無法逃生。
朝廷君臣慶功大宴方告終,高高坐在雲臺上談論戰功。
天子親臨殿欄賜予列侯印,佩著印綬走出明光宮。
王維《少年行四首》創作背景:
《樂府詩集》卷六十六錄此四首於《結客少年場行》之後。根據陳鐵民《王維年譜》及組詩所反映的少年遊戲精神面貌來看,這四首詩是王維早期的作品,當作於安史之亂發生之前。
王維《少年行四首》鑒賞:
這組詩的第一首,寫俠少的歡聚痛飲。詩開頭便以“美酒”領起,因為豪飲酣醉自來被認為是英雄本色,所謂“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李白《少年行》)飲酒在當時因能激發意氣而被視作勝事。“鬥十千”語出曹植《名都篇》:“歸來宴平樂,美酒鬥十千”,按李白也有《將進酒》詩雲:“昔時陳王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此詩意近李詩,不僅極言酒之珍美,而且還借前人的用語寫出慷慨好客、縱情歡樂的盛況。蓋遊俠之飲原非獨酌遣悶,其倜儻意氣正在大會賓客之際才得以充分的表現。第二句言“咸陽遊俠”,乃以京都俠少為其代表。遊俠人物大多出身於都市的閭裡市井之中,故司馬遷在《史記·遊俠列傳》裡徑直稱之為“閭裡之俠”,咸陽為秦的國都,則京邑為遊俠的淵藪也不言自明,這裡不過是舉其佼佼者以概全體。詩的前兩句以“新豐美酒”烘染在前,“咸陽遊俠”出場在後,而“多少年”則為全篇之綱。詩的後二句更進一層,寫出俠少重友情厚交誼的作風。即便是邂逅相逢的陌路人,杯酒之間便能成為意氣相傾的知己,所謂“論交從優孟,買醉入新豐”(李白《結客少年場行》)、“一生大笑能幾回,鬥酒相逢須醉倒”(岑參《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正表現瞭他們同聲相應的熱情。因此,在他們開懷暢飲的豪爽風度中,還滲透著為朋友傾情倒意,肝膽相照的人情美。酒如一面鏡子,映照出他們率真坦蕩的人生態度。詩為人物寫照,最後卻宕開去以景語收束。詩人撇開樓裡的場面,轉而從樓外的景象落筆,其實寫外景還是為內景服務的。末句中的“高樓”不僅和首句呼應,暗示瞭人物的豪縱氣派,而且以其卓然挺立的雄姿一掃鄙陋猥瑣之態;“系馬垂柳”則以駿馬和楊柳的意象,襯托出少年遊俠富有青春氣息的俊爽風致。有此一筆,使情景歷歷如繪,遂在表現人物豪宕氣概的同時,又顯得蘊藉有致。全詩用筆的跳蕩靈動,也是和少年奔放不羈的性格神采相吻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