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名傢雜文
雜文隨筆的繁盛,是近年來堪稱 現象 的文化景觀。先是有以魯迅、周作人、林語堂、梁實秋等為代表的現代散文大師的文集刊行於世,繼而又有以當代名傢為選編對象的各類 精品 、 文萃 走紅市場。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傢精心整理的中國名傢雜文,希望對大傢有用。
中國名傢雜文1:重三感舊
——一九三三年憶光緒朝末豐之餘
我想贊美幾句一些過去的人,這恐怕並不是“骸骨的迷戀”。
所謂過去的人,是指光緒末年的所謂“新黨”,民國初年,就叫他們“老新黨”。甲午戰敗,他們自以為覺悟瞭,於是要“維新”,便是三四十歲的中年人,也看《學算筆談》,看《化學鑒原》;還要學英文,學日文,硬著舌頭,怪聲怪氣的朗誦著,對人毫無愧色,那目的是要看“洋書”,看洋書的緣故是要給中國圖“富強”,現在的舊書攤上,還偶有“富強叢書”出現,就如目下的“描寫字典”“基本英語”一樣,正是那時應運而生的東西。連八股出身的張之洞,他托繆荃孫代做的《書目答問》也竭力添進各種譯本去,可見這“維新”風潮之烈瞭。
然而現在是別一種現象瞭。有些新青年,境遇正和“老新黨”相反,八股毒是絲毫沒有染過的,出身又是學校,也並非國學的專傢,但是,學起篆字來瞭,填起詞來瞭,勸人看《莊子》《文選》瞭,信封也有自刻的印板瞭,新詩也寫成方塊瞭,除掉做新詩的嗜好之外,簡直就如光緒初年的雅人一樣,所不同者,缺少辮子和有時穿穿洋服而已。近來有一句常談,是“舊瓶不能裝新酒”。這其實是不確的。舊瓶可以裝新酒,新瓶也可以裝舊酒,倘若不信,將一瓶五加皮和一瓶白蘭地互換起來試試看,五加皮裝在白蘭地瓶子裡,也還是五加皮。這一種簡單的試驗,不但明示著“五更調”“攢十字”的格調,也可以放進新的內容去,且又證實瞭新式青年的軀殼裡,大可以埋伏下“桐城謬種”或“選學妖孽”的嘍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