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心情的雜文
遭遇我們很難改變,但心情自己可以掌握。關於心情的安慰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傢整理的關於心情的雜文篇,希望大傢喜歡。
關於心情的雜文篇1:心情
北風呼呼的刮著,寒風凜冽。我抬頭觀望大街小巷的人們,比前幾天有瞭不一樣的穿著打扮。毛衣、皮衣、棉衣、大衣、圍巾統統派上瞭用場。大人小孩都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怕是受到寒冷的侵襲。行人走路的腳步匆匆忙忙,沒有瞭往日逛街的悠閑。這時,道路兩旁的枯樹枝,被風吹得吱吱作響,就連路旁的小草也都縮緊瞭身子。在過斑馬線時,一位老年婦女,臉凍得通紅,也不吆喝著叫賣,兩手對操在袖子裡,站在烤紅薯的推車旁,顯得非常孤零,雖然遠遠地就有烤糊熟透的獨特香味,被冬日的寒風卷裹著飄瞭過來,但來來往往的行人,卻沒有人停下腳步前去光顧購買。
離開故鄉20多年瞭,同很多人一樣,靚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仍然是農村心。每當看到街道兩旁擺有鄉村食品,我熟悉的故鄉畫卷,便伴隨著傢傢冒出的濃濃炊煙和炊煙中夾雜的紅薯焦巴味,一層層在我腦海裡展開。
紅薯的往事,展開的畫軸是一幅春滿人間,農耕繁忙的場面。種植紅薯不是每傢每戶都在栽培,在民以食為天的農村,用有限的地種植糧食是每傢每戶的首選,紅薯的耐旱性也隻有在坡地裡才種植。新年過後,有條件的莊戶人傢就從地窯裡取出紅薯,在院子裡選一處向陽地,用磚頭起一個育秧苗池,把紅薯放進用牛糞做土壤的池子裡,蓋上塑料薄膜,適時的澆水,等著紅薯發芽長成可以栽培的大苗。這時鄉村的風景,是春進行的序曲,紅薯苗成長的過程,是伴隨著春意盎然的明媚陽光和有韻律的舞步節奏,這種成長快樂而健康。
初春,是春序曲的慢節拍。萬物開始復蘇,枯黃的原野有瞭青色的霧氣,遠遠看似大自然綠瞭,可走近山水,走近樹木,仍看不到綠樹枝葉。這時,春的腳步是慢板的節奏,顯得懶洋洋地,這可急壞瞭最想來到春天的娃兒、花兒、蝶兒、蜂兒……等生靈。它們紛紛向居住在東方的大白皋部族奔去,請求春神句芒,讓初春加快步伐,抱怨沒有一點春天的感覺。風裡裹著寒冷,空氣依然冷凍,泉水汩汩也不能盡情讓人伸進手去棒一掬沁入心田,房裡的爐火總要撥的很旺。初春的大自然就這樣給人以雄渾的印象,萬物的種子在風的呼嘯中播種在大地上,那是生靈呼喚著生命。這不正像一對情人麼?他們在別離後整整一個寒冬,在即將相逢的時刻,別離的愁緒,情的衷腸,復雜跌宕起伏的心情,如同這初春的風冷暖交加。有江南墨水丹青,扶欄長思,脈脈幽情,樓閣亭臺的凝重,又有北疆浩瀚狂草,森嚴壁壘,耿耿壯懷。這便是春日序曲板的初春,是慢節奏的,體彩著豐富多彩與兼容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