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夏門行
《步出夏門行》是漢末文學傢曹操用樂府舊題創作的組詩,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傢帶來的《步出夏門行》,相信對你會有幫助的。
曹操詩詞《步出夏門行》原文:
東臨碣石③,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④,山島竦峙⑤。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⑥,洪波湧起⑦。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⑧。
曹操詩詞《步出夏門行》譯文: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來眺望蒼茫的大海。水波多麼洶湧澎湃,山島高高的聳立在水中。山島上有叢生的樹木,各種各樣的奇花異草生長的很茂盛。水面上吹起蕭瑟的秋風,水中湧起瞭水花波浪。日月的運行,好像出沒於大海的擁抱中。銀河的燦爛,好像包孕於大海的母腹內。喜悅高興到瞭極點,用這首詩歌來抒發自己的志向。
曹操詩詞《步出夏門行》鑒賞:
頭二句點明“觀滄海”的位置:詩人登上碣石山頂,居高臨海,視野寥廓,大海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寫,概由此拓展而來。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點像繪畫的粗線條。在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突兀聳立的山島,它們點綴在平闊的海面上,使大海顯得神奇壯觀。這兩句寫出瞭大海遠景的一般輪廓,下面再層層深入描寫。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前二句具體寫竦峙的山島:雖然已到秋風蕭瑟,草木搖落的季節,但島上樹木繁茂,百草豐美,給人詩意盎然之感。後二句則是對“水何澹澹”一句的進一層描寫:定神細看,在秋風蕭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瀾,洶湧起伏。這兒,雖是秋天的典型環境,卻無半點蕭瑟淒涼的悲秋意緒。作者面對蕭瑟秋風,極寫大海的遼闊壯美:在秋風蕭瑟中,大海洶湧澎湃,浩淼接天;山島高聳挺拔,草木繁茂,沒有絲毫凋衰感傷的情調。這種新的境界,新的格調,正反映瞭他“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的“烈士”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