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小說讀後感
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的《亮劍》小說讀後感,供大傢參考!
亮劍小說讀後感(一)
很早就看過電視劇亮劍瞭,但直到現在看過瞭小說亮劍後,真正的被震憾瞭,那種感覺很復雜,小說的前半部分和電視劇是一樣的,激昂的戰爭,寶劍出鞘的精神,但真正精彩的是電視劇中沒有表達或是不敢表達的後半部分,我想作者之所以寫這部小說的初衷,所要表達的思想,全部凝結於小說的後半部分,黨內肅清運動,大躍進,文革鬥爭等等,才是亮劍一書的精華所在。我之所以感觸頗深,也源於先看完瞭電視劇後才看的小說,因為在電視劇中李雲龍,趙剛,丁偉以及小田,馮楠,田墨軒的形象已根深蒂固,他們高大正義英雄的氣概讓我怎麼也不能接受小說中他們所遭受的迫害和不公,真的讓人發自肺腑的心痛,我是流著淚看完這部小說的,好多年瞭真的沒有為一部小說而流淚,這次沒有辦法控制,一個個高大的身軀就那樣倒下,亮劍精神隨著他們的靈魂一起得到升華,他們是真正的英雄。
看瞭電視劇,我們都記住瞭李雲龍這個具有特殊魅力,個性鮮明,活生生的軍人形象。電視劇帶給我們的是抗日戰爭的激情,軍人的生死離別戰友情;也記住瞭楚雲飛跟李雲龍那種特殊的朋友情。但是,看完小說,才知道我們瞭解的李雲龍,楚雲飛,田雨,趙剛,並不是他們的全部。李雲龍從沒有離開過戰場,即使死也是以一種軍人的尊嚴死在自己的槍下;田雨對李雲龍的愛並沒有因為兩人的矛盾而削弱,從文革群眾造反派圍攻李雲龍,她帶領六個孩子拿著棒球棒誓死保衛丈夫,從她在李雲龍去世兩天獄中割脈自殺,我們知道瞭什麼是軍人的妻子,她至少說明瞭軍人的妻子一樣不是柔弱的。
趙剛一個為瞭尋求國傢民族獨立自強,社會進步的軍人兼知識分子,至死堅持自己的原則,他告訴我們的是知識分子一樣不是柔弱的,為真理獻身是值得的。楚雲飛抗日戰爭期間多次幫過李雲龍,因為他珍惜這條漢子,他們兩人對峙過,甚至經歷過殊死搏鬥,但當他得知李雲龍去世的消息,心情沉重,在大陸對案的金門島發表悼文,他不願意就這樣失去瞭一個值得尊敬的對手,如果不談政治,他們真的可能成為至交。當孔捷回想起這些老戰友,丁偉,李雲龍時,我不禁跟著心情沉痛。當趙剛的兒子帶著幾個弟弟妹妹向李雲龍叩頭訣別的時候,我不得不佩服軍人的孩子。當段朋把李雲龍從囚車上劫下來的時候,我不禁感嘆,這是李雲龍帶出來的兵,不惜一切代價,誓死保衛首長。多少次李雲龍,段朋當他們面對威脅時,他們首先想到的已經不是戰爭時候的殺,殺,殺,而是忍耐,因為他們是善良的,因為他們是正直的軍人。政治也許對他們太殘酷瞭,但他們沒有放棄軍人的原則,捍衛著中國軍人的尊嚴。戰場上,李雲龍用刀槍亮劍,文革時李雲龍用他的精神亮劍。小說寫的很真實,很發人深思,但願有一天,我們的社會能更加理性和寬廣,讓小說“亮劍”的後半部分可以搬上熒屏,讓我們看到一個更全面,更有內涵,更有感情的李雲龍,看到一個更為真實的亮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