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有哲理的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是有趣的文體,有些富含不少哲理。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傢整理的經典有哲理的民間故事篇,希望大傢喜歡。
經典有哲理的民間故事篇1:患難識知己
1967 年下半年,我來滬處理完女兒下鄉事,返回蘇州前,走在吳江路泰興路口(當時該處較僻靜),聽得有人在背後叫瞭聲:徐同志!回頭一看,正是月泉先生。我見他面容十分憔悴,所以回打招呼後,馬上追問一句:你身體好嗎?他答道:身體倒還好,就是最近中央有位領導(事後才知此人是江青)點名說我的蔣調是靡靡之音。所以團裡準備開展對蔣調的批判,還要我在會上作檢查。我對蔣調為什麼是靡靡之音還認識不透,所以這篇自我批判稿實在寫不出來接著他面露企求之色,對我道:徐同志你筆頭瞭得,阿能幫幫我完成這篇檢查稿?我頗感為難,向他解釋:我雖是蔣調迷,但至今也沒有感覺到蔣調中有靡靡之音的成分,所以也實在寫不來啊!他聽後頗感失望,不時地搖頭嘆息。我見之覺得很不忍,便輕聲對他說:你如果單分析自己的蔣調為什麼是靡靡之音,從這種似是而非的理論角度來檢查,是既寫不深又表達不透的,肯定難以通過。你隻有寫過去自己聽到別人說蔣調是評彈中最受歡迎、流傳亦最廣的唱腔後,總是自鳴得意,沾沾自喜,現在一經領導與同志們的揭發批判,認識到蔣調確是毒害與麻痹人民革命意志的精神鴉片。同時也更進一步認識到由於它流傳廣,也就流毒最深,危害亦最大。自己作為這一流派唱腔的炮制者,也就是人民的大罪人一頂頂大帽子往頭上扣,或可得到領導的認可而順利過關。他聽後臉上馬上露出瞭笑容,頻頻點頭說:這好寫,我就從這角度來檢查!接著他壓低嗓門,微笑著對我補上一句:聽說你過去做過律師,難怪動得出腦筋。我心想自己回蘇州後,也將面臨好幾場批判會,怎樣才能過關,心中還沒有數呢!對他的誇獎隻得報以慘然的苦笑。
兩年後我又遇到瞭月泉先生,他笑著告訴我,當時他按照我的點子,作瞭極為深刻的檢查,總算很快過瞭關。當時在這種形勢下月泉先生能將這樣大的事來求助於我,而我亦膽敢幫他出這種點子,說明我倆的友情已升華到相知的階段。這正應著患難識知己之古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