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德輿:玉臺體
文章分類:古詩典藏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
“玉臺體”是含多種意思:在古代文學上既指以南朝徐陵編選的詩歌總集《玉臺新詠》為代表的文詞纖巧綺艷的一種詩風,又指唐代詩人權德輿的《玉臺體》一首。
玉臺體
朝代:唐代 作者: 權德輿
昨夜裙帶解,今朝蟢子飛。
鉛華不可棄,莫是藁砧歸。
註解
1、子:長腳蜘蛛,也作喜子。
2、鉛華:指粉。
3、莫是:莫不是。
譯文
昨晚我裙帶忽然松弛解開,
早晨又看見?子雙雙飛來。
要趕緊描眉擦粉梳妝打扮,
莫非是我的丈夫快要回來。
鑒賞
南朝徐陵曾把梁代以前的詩選作十卷,定名《玉臺新詠》。嚴羽說:“或者但謂纖艷者玉臺體,其實則不然。”(《滄浪詩話》)可知這一詩集,香艷者居多。權德輿此組詩共十二首,標明仿效“玉臺體”,寫的是閨情,感情真摯,樸素含蓄,可謂俗不傷雅,樂而不淫。這是第十一首,寫一位新娘初入夫傢,惟恐處事不當的心態。
人在寂寞鬱悶之時,常常喜歡左顧右盼,尋求解脫苦惱的征兆。特別當春閨獨守,愁情難耐之時更易表現出這種情緒和心理。我國古代婦女,結腰系裙之帶,或絲束,或帛縷,或繡絳,一不留意,有時就難免綰結松弛,這,自古以來被認為是夫婦好合的預兆,當然多情的女主人公馬上就把這一偶然現象與自己的思夫之情聯系起來瞭。“昨夜裙帶解”,或許是丈夫要回來瞭。她歡情入懷,寢不安寐,第二天一早,正又看到屋頂上捕食蚊子的蟢子(喜蛛,一種長腳蜘蛛)飄舞若飛:“蟢”者,“喜”也,“今朝蟢子飛”,祥兆頻頻出現,這不會是偶然的。喜出望外的女主人公於是由衷地默念:“鉛華不可棄,莫是藁砧歸!”意思是:我還得好好嚴妝打扮一番,來迎接丈夫的歸來。藁砧,代指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