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聽吹笛 高適
文章分類:古詩典藏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
《塞上聽吹笛》是唐代詩人高適的作品。此詩用明快秀麗的基調和豐富奇妙的想象,描繪瞭一幅優美動人的塞外春光圖,反映瞭邊塞生活中安詳、恬靜的一面。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詩和意思,希望大傢喜歡。
《塞上聽吹笛》
作者:高適
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塞上聽吹笛》意思:
冰雪融盡,入侵的胡兵已經悄然返還。月光皎潔,悠揚的笛聲回蕩在戍樓間。
試問飽含離情的《梅花曲》飄向何處?它仿佛像梅花一樣隨風落滿瞭關山。
《塞上聽吹笛》註釋:
塞上:指涼州(今甘肅武威)一帶邊塞。此詩題一作《塞上聞笛》,又作《和王七玉門關聽吹笛》。
雪凈:冰雪消融。
胡天:指西北邊塞地區。胡是古代對西北部民族的稱呼。
牧馬:放馬。西北部民族以放牧為生。牧馬還:牧馬歸來。一說指敵人被擊退。
羌(qiāng)笛:羌族管樂器。
戍樓:報警的烽火樓。
梅花何處落:此句一語雙關,既指想象中的梅花,又指笛曲《梅花落》。《梅花落》屬於漢樂府橫吹曲,善述離情,這裡將曲調《梅花落》拆用,嵌入“何處”兩字,從而構思成一種虛景。
關山:這裡泛指關隘山嶺。
《塞上聽吹笛》寫作背景:
此詩是高適在西北邊塞地區從軍時寫的,當時他在哥舒翰幕府。高適曾多次到過邊關,他兩次出塞,去過遼陽,到過河西,對邊塞生活有著較深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