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後期 張說
文章分類:古詩典藏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
《蜀道後期》是唐朝大臣張說的詩作。此詩前兩句寫作者力爭按時回到洛陽,不料情況突變,秋前回洛陽的希望落空瞭,表現瞭心中的悵惘。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傢喜歡。
《蜀道後期》
作者:張說
客心爭日月,來往預期程。
秋風不相待,先至洛陽城。
《蜀道後期》註釋:
⑴蜀:今四川一帶。
⑵爭日月:同時間競爭。
⑶洛陽:當時的首都。武則天稱帝後定都洛陽。
《蜀道後期》意思:
我客遊在外,行事盡量迅速,像同時間在競爭一樣,來往的行程都是預先規劃好瞭的。
可秋風不肯等待,自個兒先到洛陽城去瞭。
《蜀道後期》寫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武則天天授年間(690年九月—692年三月),其時詩人任校書郎,曾兩度奉使入西蜀。詩人本已預期規程,卻因事而被迫推遲,因而創作此詩。
《蜀道後期》鑒賞:
此詩載於《全唐詩》卷八十九。下面是中華詩詞學會理事、廣東中華詩詞學會名譽會長劉逸生先生對此詩的賞析。
這首詩是張說在校書郎任內出使西川時寫的,雖隻寥寥二十字,卻頗能看出他寫詩的技巧和才華。
一個接受任務到遠地辦事的人,總是懷著對親人的眷戀,一到目的地,就掐指盤算著回歸的日期,這種心情是很自然的。但張說能把這種幽隱的心情“發而為詩”,而且壓縮在兩句話裡,卻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