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谷晚望 韓琮
文章分類:古詩典藏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
《駱谷晚望》是唐代詩人韓琮的作品。此詩描繪瞭詩人傍晚登上駱谷時所看到的景色,用以反襯自己“去國還傢”的屈辱之情。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傢喜歡。
《駱谷晚望》
作者:韓琮
秦川如畫渭如絲,去國還傢一望時。
公子王孫莫來好,嶺花多是斷腸枝。
《駱谷晚望》註釋:
⑴駱谷:在陜西周至西南,谷長四百餘裡,為關中通漢中的交通孔道,是一處軍事要隘。
⑵川:平川。秦川:指秦嶺以北古秦地,即今陜西中部,渭水流域大平原。渭:一作“柳”。
⑶還傢;一作“還鄉”。
⑷“公子”二句:典出《楚辭·招隱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
《駱谷晚望》意思:
遼闊的秦川沃野千裡,風景如畫,浩浩蕩蕩的渭水如綿長的細絲一般穿越三秦。這美麗的風景畫是我在歸鄉途中一望所見的。這次不如不回來啊,懷著這種屈辱的心情回傢,仿佛那山嶺上的花草都枝枝使人斷腸。
《駱谷晚望》寫作背景:
韓琮於唐宣宗時出任湖南觀察使,因秉公不茍,不徇私情,公元858年(唐宣宗大中十二年)被都將石載順等驅逐,朝廷對此事采取瞭縱容的態度。韓琮因而失官,此後無聞。此詩當是其失位還鄉時之作。
《駱谷晚望》鑒賞:
駱谷在陜西周至西南,谷長四百餘裡,為關中通漢中的交通孔道,是一處軍事要隘。詩人晚望於此,有感而吟此詩。此為緣景遣懷詩。這類詩率多景為賓,情為主,以景起興,以情結景,它借助眼前實景,抒發內心幽情,越突出景物的瑰麗,越反襯心情的淒婉,細讀自見堂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