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第後賦菊 黃巢
文章分類:古詩典藏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
《不第後賦菊》是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所作的詠物詩。此詩運用比喻的手法,賦予菊花以英雄風貌與高潔品格,把菊花作為廣大被壓迫人民的象征。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傢喜歡。
《不第後賦菊》
作者: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不第後賦菊》意思:
等到秋天九月重陽節來臨的時候,菊花盛開以後別的花就凋零瞭。盛開的菊花璀璨奪目,陣陣香氣彌漫長安,滿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黃如鎧甲般的菊花。
《不第後賦菊》註釋:
⑴九月八:九月九日為重陽節,有登高賞菊的風俗,說“九月八”是為瞭押韻。
⑵黃金甲:指金黃色的菊花。
《不第後賦菊》寫作背景:
根據明代郎瑛《七修類稿》引《清暇錄》關於此詩的記載,此詩是黃巢落第後所作。黃巢在起義之前,曾到京城長安參加科舉考試,但沒有被錄取。科場的失利以及整個社會的黑暗和吏治的腐敗,使他對李唐王朝益發不滿。考試不第後,他豪情倍增,借詠菊花來抒寫自己的懷抱,寫下瞭這首《不第後賦菊》。
《不第後賦菊》鑒賞:
黃巢流傳下來的三首詩中,有兩首是以菊花為題材的詠物詩。其中,《題菊花》寫道:“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表現瞭他頑強的鬥爭精神和必勝信念。這首《不第後賦菊》的境界比上首更雄偉、豪邁,詩中,詩人運用比喻的手法,賦予菊花以農民起義軍的英雄風貌與高潔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