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酒行 李賀
《致酒行》是唐朝詩人李賀創作的一首七言樂府詩,這首詩是一首抒情之作,詩人在回鄉途中,將所見所聞,借以酒興作詩,抒發詩人遭受迫害後的一種哀憤之情。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詩和意思,希望大傢喜歡。
《致酒行》
作者:李賀
零落棲遲一杯酒,主人奉觴客長壽。主父西遊困不歸,
傢人折斷門前柳。吾聞馬周昔作新豐客,天荒地老無人識。
空將箋上兩行書,直犯龍顏請恩澤。我有迷魂招不得,
雄雞一聲天下白。少年心事當拏雲,誰念幽寒坐嗚呃。
《致酒行》意思:
我潦倒窮困漂泊落魄,唯有借酒消愁,主人持酒相勸,相祝身體健康。當年主父向西入關,資用困乏滯留異鄉,傢人思念折斷瞭門前楊柳。哎,我聽說馬周客居新豐之時,天荒地老無人賞識。隻憑紙上幾行字,就博得瞭皇帝垂青。我有迷失的魂魄,無法招回,雄雞一叫,天下大亮。少年人應當有凌雲壯志,誰會憐惜你困頓獨處,唉聲嘆氣呢?
《致酒行》註釋:
(1)致酒:勸酒。
行:樂府詩的一種體裁。
(2)零落棲遲:這是說詩人潦倒閑居,飄泊落魄,寄人籬下。奉觴:捧觴,舉杯敬酒。客長壽:敬酒時的祝詞,祝身體健康之意。
(3)主父:《漢書》記載:漢武帝的時候,“主父偃西入關見衛,衛數言上,上不省。資用乏,留久,諸侯賓客多厭之。”後來,主父偃的上書終於被采納,當上瞭郎中。
(4)馬周:《舊唐書》記載:“馬周西遊長安,宿於新豐,逆旅主人唯供諸商販而不顧待。周遂命酒一鬥八升,悠然獨酌。主人深異之。至京師,舍於中郎將常何傢。貞觀五年(註:貞觀五年為公元631年),太宗令百僚上書言得失,何以武吏不涉經學,周乃為陳便宜二十餘事,令奏之,皆合旨。太宗怪其能,問何,對曰:‘此非臣所能,傢客馬周具草也。’太宗即日招之,未至間,遣使催促者數四。及謁見,與語甚悅,令值門下省。六年授監察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