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籍《沒蕃故人》
文章分類:古詩典藏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
《沒蕃故人》是唐代詩人張籍所作的五言律詩,是《全唐詩》的第384卷第111首。此詩首聯以敘事的方式交待全軍覆沒的時間和地點。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傢喜歡。
《沒蕃故人》
作者:張籍
前年伐月支,城上沒全師。蕃漢斷消息,死生長別離。
無人收廢帳,歸馬識殘旗。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時。
《沒蕃故人》註釋:
①戍:征伐。月支:一作“月氏”,古西域國名,此借指吐蕃。
②沒全師:全軍覆沒。
③蕃漢:吐蕃和唐朝。
④廢帳:戰後廢棄的營帳。
⑤殘旗:殘留的軍旗。
《沒蕃故人》意思:
前些年你還守衛著月氏,後來在城下與敵惡戰全師覆滅。吐蕃和中原從此斷絕瞭消息。是死是生從此都永遠別離。全軍戰敗後,遺棄的營帳無人收拾,隻有逃回的戰馬還識得殘破的軍旗,有心祭奠你,又疑心你尚活在人間,此時隻有遙望天涯而哭。
《沒蕃故人》寫作背景: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並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並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