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的民間故事欣賞
民間故事作為一種廣泛流傳的口頭性的、具有藝術虛構性的散文敘事作品而存在,那麼經典的民間故事你們知道哪些呢?下面和學習啦小編一起來看看經典的民間故事都有哪些,希望對你有幫助!
經典的民間故事篇1:張秀才妙聯諷貪僧
清朝末年,鄂西神農架山上有座廟。廟裡有個老和尚,常常對前來燒香許願的人說,凡給神佛捐錢的人,都可以“消災免禍”,而那些不信神佛的人必將遭到報應。為瞭宣揚他的迷信說法,老和尚特意在廟門口掛瞭一副對聯:
經懺可超生,人敬神一誠有感;
錢才能通冥,神應人萬福無窮。
老和尚整天裝神弄鬼,騙取錢財。雖然迷惑瞭許多無知的人,使得寺廟香火旺盛,然而有人就是不信他那一套。
有一天,一個姓張的秀才來廟裡燒香,和尚要他捐錢捐油,並表示願意為他念經消罪。張秀才嗤之以鼻,對老和尚說:“照你這麼說,如果念經超度可以使人死而復生的話,那閻王不就是怕你這和尚瞭嗎?你這樣精通佛法,難道就能長生不老嗎?你說菩薩保佑捐瞭錢的人,那如果燒殺搶掠的強盜把錢財送給菩薩,而菩薩保護他,這菩薩豈不是成瞭昧良心的貪官瞭嗎?”
張秀才一番義正詞嚴的話,把老和尚說得啞口無言,可是卻遭到瞭一眾“善男信女”的反對,認為他這是謗佛滅道,對神佛不敬。張秀才看見廟門口的對聯,沉吟片刻,大筆一揮,也寫瞭一副對聯:
經懺可超生,閻王難道怕和尚?
錢才能通冥,菩薩豈不是貪官?
此聯尖銳潑辣,幽默風趣,又對仗工整,在當地傳為美談。
經典的民間故事篇2:妙改對聯
從前有個財迷,他告老還鄉後,置瞭千頃良田,開瞭當鋪,放高利貸,剝削坑害村民。可表面上裝作慈善,吃齋念佛,又在大門上貼瞭副對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人不恕我我恕人”。
村民一看,知道他又在標榜正經,便將此聯改動瞭兩三個字,變成“命即是錢錢即是命,人不害我我害人”。
老進士看瞭,氣個半死。不久他的兒子靠金銀打通關節,“中”瞭進士,他轉怒為喜,又寫瞭一副對聯貼在大門上:“父進士,子進士,父子同進士;妻夫人,媳夫人,妻媳皆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