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 臣工
《臣工》是《詩經》裡面《頌·周頌》中的一首古典詩歌。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詩經 臣工,以供大傢閱讀。
詩經 臣工原文
嗟嗟臣工,敬爾在公。王厘爾成,來咨來茹。嗟嗟保介,維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畬?於皇來牟,將受厥明。明昭上帝,迄用康年。命我眾人,庤乃錢鎛,奄觀銍艾。
詩經 臣工譯文
哎呀在朝眾官吏,努力認真辦公事。王把成法賜給你,多來商量和請示。哎呀你們眾田官,現在已是暮春時。究竟還有啥要求?生田熟田怎種植?啊!小麥大麥多肥美,收成一定瞭不起。光明偉大好上帝,賜我豐收年年是。命令我的眾奴隸,備好鋤頭和鏟子,眼看收割快開始。
詩經 臣工賞析
《周頌》是宗廟祭祀樂歌,“以其成功告於神明”,其中有十篇編為一卷,以這篇《臣工》為首,標明為《臣工之什》。這一篇和另幾篇是農事詩(或與農副業生產有關的詩)。
這篇詩傳說是周成王時代的作品。從詩的本文來看,確是周王的口氣。全詩十五句,前四句訓勉群臣勤謹工作,研究調度執行已經頒賜的有關農業生產的成法。下四句是訓示農官(保介):暮春時節,麥子快熟瞭,要趕緊籌劃如何在麥收後整治各類田地。再接下四句是稱贊今年麥子茂盛,能獲得豐收,感謝上帝賜給豐年。最後三句說:命令我的農人們準備麥收,我要去視察收割。全詩脈絡清楚,詩義很明白,確是一首歌頌周王關心農業生產,訓勉群臣勤懇工作,貫徹執行國傢發展農業的政策,感謝上天賜予豐收的樂歌。
全詩反映出周王重視發展農業生產,以農業為立國之本。周族是一個農業民族,依靠在當時處於先進地位的農業而興國,建立王朝之後,進一步采取解放生產力和推廣農業技術等措施,大力發展農業生產,以之作為基本國策。周朝制度,周王直接擁有大片土地,由農奴耕種,稱為“藉田”。每年春季,周王率群臣百官親耕藉田,舉行所謂“藉田禮”,表示以身作則。“藉田禮”中也祈禱神明,演唱樂歌。據西周文獻,周王朝在立國之初就制定土地分配、土地管理、耕作制度的具體法規,如品種改良、土壤改良、水利建設以及輪種等耕作技術都包括在內。這一套法規,就是詩中所說的“成(法)”。當時鼓勵開墾土地,又註重土壤改良,把田地分等級,耕二年稱“新田”,三年稱“畬”。為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朝廷規定瞭因地制宜的整治方法,如輪作、深翻、平整、灌溉、施肥等等,即詩中所說的“如何新畬”,周王要求臣民按頒佈的成法去做。周朝重祭祀,祭禮眾多,不但在開耕之前要向神明祈禱,而且在收獲之後也向神明致謝,這篇詩中面對即將到來的豐收,自然也要向神明獻祭,感謝“明昭上帝,迄用康年”。當時的周王不但春耕去“藉田”,收割也去省視,末三句就是寫這一內容。周王說:鍬、鋤暫時用不著瞭,要收好,準備鐮刀割麥子吧。他對農業生產很熟悉,指示比較具體,這進一步反映瞭國傢對農業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