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 憑高眺遠
《念奴嬌·憑高眺遠》是北宋文學傢蘇軾的一首寫中秋的詞。這首詞作於七年後同一時刻的同題之作,是一篇內容奇幻、情感深沉的不朽經典。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傢喜歡。
《念奴嬌·憑高眺遠》
作者:蘇軾
憑高眺遠,見長空萬裡,雲無留跡。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
我醉拍手狂歌,舉懷邀月,對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水晶宮裡,一聲吹斷橫笛。
《念奴嬌·憑高眺遠》註釋:
⑴元豐五年八月十五日在黃州作。念奴嬌:南北曲均有。屬大石調。字句格律與詞牌前半闋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用於套曲中。另北曲大石調有《百字令》,別名《念奴嬌》,與詞牌全闋同,用為小令。
⑵桂魄:月亮的別稱。古人稱月體為魄,又傳月中有桂樹,故稱月亮為“桂魄”。
⑶“冷浸”句:秋天的碧空浸透著清冷的月光。
⑷玉宇瓊樓:傳說中月宮裡神仙居住的樓宇。形容月中宮殿的精美。
⑸乘鸞:《異聞錄》:“開元中,明皇與申天師遊月中,見素娥十餘人,皓衣乘白鸞, 笑舞於廣庭大桂樹下。”
⑹清涼國:唐陸龜蒙詩殘句:“溪山自是清涼國。”
⑺煙樹:煙霧籠罩的樹木。歷歷:清楚可數。煙樹歷歷:唐崔顥《黃鶴樓》詩:“晴川歷歷漢陽樹。”
⑻舉懷三句:李白《月下獨酌》:“舉酒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⑧便欲三句:化用《莊子·逍遙遊》:“有鳥焉, 其名為鵬, 背若泰山, 翼若垂天之雲, 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裡。”唐李白曾被稱為“謫仙人”,謂如神仙謫降人世。蘇軾也自比謫仙,故稱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