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經典詩詞賞析
文章分類:詩詞鑑賞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
古典詩詞秉承中國傳統文化、講究遣詞造句,具有韻律美,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傢整理的中華經典詩詞賞析,希望大傢喜歡。
中華經典詩詞賞析:采桑子·群芳過後西湖好
朝代:宋代
作者:歐陽修
原文:
群芳過後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幹盡日風。
笙歌散盡遊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賞析:
上片描寫群芳凋謝後西湖的恬靜清幽之美。首句是全詞的綱領 ,由此引出“群芳過後”的西湖景象,及詞人從中領悟到的“好”的意味。“狼藉”、“飛絮”二句寫落紅零亂滿地、翠柳柔條斜拂於春風中的姿態。以上數句,通過落花、飛絮、垂柳等意象,描摹出一幅清疏淡遠的暮春圖景。“群芳過後”本有衰殘之味,常人對此或惋惜,或傷感,或留戀,而作者卻贊美說“好”,並以這一感情線索貫穿傷篇。人心情舒暢則觀景物莫不美麗,心情憂傷則反之。這就是所謂的移情。一片風景就是一種心情,道理也正在於此。
過片表現出環境之清幽,虛寫出過去湖上遊樂的盛況。“笙歌散盡遊人去,”乃指“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的遊春盛況已過去,花謝柳老,“笙歌處處隨”的遊人也意興闌珊,無人欣賞殘紅飛絮之景;“始覺春空”,點明從上面三句景象所產生的感覺,道出瞭作者惜春戀春的復雜微妙的心境。“始覺”是頓悟之辭,這兩句是從繁華喧鬧消失後清醒過來的感覺,繁華喧鬧消失,既覺有所失的空虛,又覺獲得寧靜的暢適。首句說的“好”即是從這後一種感覺產生,隻有基於這種心理感覺,才可解釋認為“狼藉殘紅”三句所寫景象的“好”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