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 春情
《折桂令·春情》是元代散曲傢作傢徐再思的一首描寫少女戀情的小令。 此篇連用疊韻,而又婉轉流美,兼之妙語連珠,堪稱寫情神品。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願望和意思,希望大傢喜歡。
《折桂令·春情》
作者:徐再思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雲,心如飛絮,氣若遊絲,空一縷馀香在此,盼千金遊子何之。證候來時,正是何時?燈半昏時,月半明時。
《折桂令·春情》意思:
生下來以後還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瞭相思。身像飄浮的雲,心像紛飛的柳絮,氣像一縷縷遊絲,空剩下一絲餘香留在此,心上人卻已不知道在哪裡去留?相思病癥候的到來,最猛烈的時候是什麼時候?是燈光半昏半暗時,是月亮半明半亮的時候。
《折桂令·春情》註釋:
⑴馀香:自己就像一絲香氣在此徘徊。
⑵何之:到哪裡去瞭。
⑶證候:即癥候,疾病,此處指相思的痛苦。
《折桂令·春情》寫作背景:
徐再思最早為功名所困,“旅居江湖,十年不歸”,抑鬱頓挫,仕途蹭蹬。故國淪陷後,個人的悲劇,詩人開始追尋古代隱士的足跡,尋找自我解脫的良方,回歸寧靜淡泊的精神傢園。徐再思從無奈的執著追求到最後回歸自我,隱居江南。在這處處是春,宜酒宜詩,猶如一幅真正山水畫的西湖中,詩人洗盡失意的感嘆,流露出欣喜、灑脫以及遠離紅塵的閑適與平靜。於是才有瞭像《春情》一樣以清新柔婉的筆峰抒寫著騷雅的情懷的美好詞句。
《折桂令·春情》鑒賞:
題目為“春情”顯然是寫男女的愛慕之意,而全曲描寫一位年輕女子的相思之情,讀來側惻動人。“平生不會相思”三句,說明這位少女尚是初戀。情竇初開,才解相思,正切合“春情”的題目。因為是初次嘗到愛情的瓊漿,所似一旦不見情人,那相思之倩便無比深刻和真誠。有人說愛情是苦味的,“才會相思,便害相思”,已道出此中三昧。這三句一氣貫註,明白如話,然其中感情的波瀾已顯然可見。於是下面三句便隻體地去形容這位患瞭相思病的少女的種種神情與心態。作者連用瞭三個比喻;“身似浮雲”,狀其坐臥不女遊移不定的樣子;“心如飛絮”,言其心煩意亂,神志恍惚的心理;“氣若遊絲”則刻畫她相思成疾,氣微力弱。少女的癡情與相思的誠篤就通過這三個句子被形象地表現出來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