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詩詞名詞
李清照作為中國古代最具有影響力的詞人之一,其詞其人都吸引瞭大批國內外學者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進行研究。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傢整理的李清照詩詞名詞,希望大傢喜歡。
李清照詩詞名詞篇1:永遇樂·落日熔金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熔金 一作:鎔金)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賞析
這首詞是李清照晚年避難江南時的作品,寫她在一次元宵節時的感受。
詞的上片寫元宵佳節寓居異鄉的悲涼心情,著重對比客觀現實的歡快和她主觀心情的淒涼。起始二句“落日熔金,暮雲合璧”,寫晚晴,正是度節日的好天氣,意境開闊,色彩絢麗。緊接“人在何處”四字,點出自己的處境:飄泊異鄉,無傢可歸,同吉日良辰形成鮮明對照。(這裡的“人”,有的評論者認為指李清照所懷念的親人,從文意上看,似不如指作者自己為好。)前三句寫當時的天氣,次三句寫當時的季節,“染柳煙濃,吹梅笛怨”,點出時令是初春。上句從視覺著眼,寫早春時節初生細柳被淡煙籠罩。下句從聽覺落筆,通過笛聲傳來的哀怨曲調,聯想到“砌下落梅如雪亂”的初春景色。四處充滿春意,景色宜人,但在詞人看來,畢竟“春意知幾許”,還遠不是很濃鬱的。雖是“元宵佳節”,“融和天氣”,可是這些年來國事的變化,身世的坎坷,使得女詞人產生瞭“物是人非”、“好景不常”之感。所以在“融和天氣”之後,立即指出“次第豈無風雨”的可能,在淡淡的春意中又摻進瞭濃濃的隱憂。以上三小節結構相類,都是兩個四字句,是實寫,寫客觀景色的宜人,緊接著一個問句,反襯出主觀的不同感受。歸結到本篇的主題:身逢佳節,天氣雖好,卻無心賞玩。因此,雖然有“酒朋詩侶”用“香車寶馬”來邀請她去觀燈賞月,也隻好婉言辭謝瞭。表面上的理由是怕碰上“風雨”,實際是國難當前,早已失去瞭賞燈玩月的心情。如果是在太平盛世的當年,情況就大不相同瞭。這樣,詩人很自然地轉到當年汴京歡度節日的回憶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