蝃蝀 詩經
文章分類:詩歌介紹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

《蝃蝀》,《詩經·鄘風》第7篇。為先秦時代鄘國華夏族民歌。全詩3章,每章4句。這首詩諷刺一個女子不由父母之命、不經媒妁之言,不惜遠離父母兄弟去遠嫁意中人的行為。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傢喜歡。
《蝃蝀》
作者:佚名
蝃蝀在東,莫之敢指。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
朝隮於西,崇朝其雨。女子有行,遠兄弟父母。
乃如之人也,懷婚姻也。大無信也,不知命也!
《蝃蝀》意思:
一條彩虹出東方,沒人膽敢將它指。一個女子出嫁瞭,遠離父母和兄弟。
朝虹出現在西方,整早都是濛濛雨。一個女子出嫁瞭,遠離兄弟和父母。
這樣一個惡女子啊,破壞婚姻好禮儀啊!太沒貞信太無理啊!父母之命不知依啊
《蝃蝀》註釋:
① 蝃蝀[dì dōng](音“弟東”):彩虹,愛情與婚姻的象征。在東:彩虹出現在東方。
② 有行:指出嫁。
③ 隮 [jī](音“積”):一說升雲,一說虹。崇朝[zhāo]:終朝,整個早晨,指從日出到吃早餐的時候。
④ 乃如之人:像這樣的人。懷:古與“壞”通用,敗壞,破壞。昏姻:婚姻。
⑤ 大:太。信:貞信,貞節。命:父母之命。
[註]:鄘 [yōng],音“庸”,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汲縣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