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裘 佚名

《羔裘》,《詩經·唐風》的一篇。為先秦時代晉地漢族民歌。全詩二章,每章四句。是一首諷刺性的詩歌。詩從一個為官志得意滿人的衣飾和待人的態度寫起,諷刺瞭那些穿著羔羊皮襖豹袖、拋棄故舊的人。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傢喜歡。
《詩經·羔裘》
作者:佚名
羔裘豹祛,自我人居居。豈無他人?維子之故。
羔裘豹褎,自我人究究。豈無他人?維子之好。
《詩經·羔裘》註釋:
①羔:羊之小者。袪(qū 區):袖口,豹祛即鑲著豹皮的袖口。
②自我人:對我們。自,對;我人,我等人。居(jù 句)居:即“倨倨”,傲慢無禮。
③維:惟,隻。子:你。故:指愛。或作故舊,也通。
④褎(xiù 袖):同“袖”。
⑤究究:惡也,指態度傲慢。
《詩經·羔裘》意思:
穿著鑲豹皮的袖子,對我們卻一臉驕氣。難道沒有別人可交?隻是為你顧念情義。(此句旁白:隻有你我是故舊?)
豹皮袖口的確榮耀,對我們卻傲慢腔調。難道沒有別人可交?隻是為你顧念舊交。(此句旁白:非要同你相處好?)
《詩經·羔裘》寫作背景:
《毛詩序》說:“《羔裘》,刺時也,晉人刺其在位不恤其民也。”從該詩首句“羔裘豹祛”的描寫來看,所寫的是當時的一位卿大夫。因為隻有當時的卿大夫,才能穿這種鑲著豹皮的袖口。卿大夫是西周、春秋時國王和諸侯所分封的臣屬,在當時常擔任重要官職,世代掌握所屬都邑的軍政大權。在一般情況下,卿的地位較大夫為高,田邑也較大夫為多,並掌握國政和統兵大權,對屬下的各級官員均可隨意任免。從這首詩的內容看,那個卿大夫非常恃權傲物,趾高氣揚,盛氣凌人,侮慢故舊,故引起瞭一位故友的不滿,那人便寫詩諷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