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風 無衣
文章分類:詩歌介紹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

《國風·秦風·無衣》,為先秦時代漢族民歌。作為《詩經》中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敵愾的戰歌。此詩表現瞭秦國軍民團結互助、共禦外侮的高昂士氣和樂觀精神。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傢喜歡。
《秦風·無衣》
作者:佚名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秦風·無衣》註釋:
①七:虛數,言衣之多;一說七章之衣,諸侯的服飾。
②子:第二人稱的尊稱、敬稱,此指制衣的人。
③安:舒適。吉:美,善。
④六:一說音路,六節衣。
⑤燠(yù 玉):暖熱。
《秦風·無衣》意思:
難道說我沒衣服穿?我的衣服有七件。但都不如你親手做的,既舒適又美觀。
難道說我沒衣服穿?我的衣服有六件。但都不如你親手做的,既舒適又溫暖。
《秦風·無衣》寫作背景:
此詩與《秦風·無衣》題目及首句皆相同,然思想內容與藝術風格卻完全兩樣。從字面上看,似覺並無深意,但前人往往曲為之說,《毛詩序》雲:“《無衣》,美晉武公也。武公始並晉國,其大夫為之請命乎天子之使,而作是詩也。”朱熹《詩集傳》雲:“曲沃桓叔之孫武公伐晉,滅之,盡以其寶器賂周釐王。王以武公為晉君,列於諸侯。此詩蓋述其請命之意”,“釐王果貪其寶玩,而不思天理民彝之不可廢,是以誅討不加,而爵命行焉。”(同上)這一說法今人多表示懷疑,如程俊英《詩經譯註》就認為“恐皆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