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賞析
文章分類:詩歌介紹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
《海棠》是宋代文學傢蘇軾的詩作,被選入上海市九年義務教育語文六年級教科書。以下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全詩的賞析,歡迎大傢閱讀!
《海棠》原文:
作者: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
隻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海棠》譯文
裊裊的東風吹動瞭淡淡的雲彩,露出瞭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氣融在朦朧的霧裡,而月亮已經移過瞭院中的回廊。
由於隻是害怕在這深夜時分,花兒就會睡去,因此燃著高高的蠟燭,不肯錯過欣賞這海棠盛開的時機。
《海棠》註釋
⑴東風:春風。裊裊:微風輕輕吹拂的樣子。一作“渺渺”。泛:搖動。崇光:高貴華美的光澤,指正在增長的春光。
⑵空蒙:一作“霏霏”。
⑶夜深花睡去:暗引唐玄宗贊楊貴妃“海棠睡未足耳”的典故。史載,昔明皇召貴妃同宴,而妃宿酒未醒,帝曰:“海棠睡未足也。”
⑷故:於是。紅妝:用美女比海棠。故燒高燭照紅妝:一作“高燒銀燭照紅妝”。
《海棠》鑒賞
這首絕句寫於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蘇軾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期間。前兩句寫環境,後兩句寫愛花心事。題為“海棠”,而起筆卻對海棠不做描繪,這是一處曲筆。“東風裊裊”形容春風的吹拂之態,化用瞭《楚辭·九歌·湘夫人》中的“裊裊兮秋風”之句。“崇光”是指正在增長的春光,著一“泛”字,活寫出春意的暖融,這為海棠的盛開造勢。次句側寫海棠,“香霧空蒙”寫海棠陣陣幽香在氤氳的霧氣中彌漫開來,沁人心脾。“月轉廊”,月亮已轉過回廊那邊去瞭,照不到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無寐,當然你也可從中讀出一層隱喻:處江湖之僻遠,不遇君王恩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