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6篇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一)
今年暑假,我閱讀瞭著名作傢的著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雖然沒明白很深的含義,但它成為瞭我最喜歡的課外閱讀物之一。
這本名著裡,塑造瞭許許多多形形色色,性格各異的人物,而我最喜歡的莫過於小說主人公——保爾·柯察金。保爾生長在俄國和法西斯戰爭極其艱苦的環境中,他的一生是與挫折、困難作鬥爭的一生。面對兇惡的病魔,他沒有屈服;面對生活的挑戰,他沒有退縮。跌倒瞭,再爬起來,甚至在雙目失明和下身癱瘓的情況下,還靠口述完成瞭《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著作。保爾之所以有這樣驚人的毅力,是因為他有正確的人生觀,有崇高的理想,還有遠大的奮鬥目標。
作為我們小學生,應該從小培養自己的好思想,好品德,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要關心別人,助人為樂,刻苦學習。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將來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真金不怕火煉,百煉才能成鋼。保爾的形象永遠活在我的心中,保爾的革命精神永遠鼓舞我前進。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二)
看完瞭《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書,我深有感觸。它是前蘇聯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寫的。主人公是保爾·柯察金。他年幼傢貧失學,做過小工,參加過紅軍打過仗,負過傷,後來雙目失明,全身癱瘓。保爾·柯察金——一個雙目失明,身體癱瘓的人,在重重的人生道路障礙前,憑自己鋼鐵般的意志及親友的鼓舞,勇敢地與疾病搏鬥,勇敢的與自己的生命搏鬥。保爾·柯察金的意志比鋼鐵還堅硬,在深陷絕境的情況下,他不甘心於吃喝、呼吸和等死,於是拿起唯一還能利用的武器——筆,但是在書中的結尾,他連筆也拿不動瞭,而是靠口述,請親友筆錄,歷時三載,克服瞭難以想象的困難,創作瞭這部不朽的傑作,最終實現瞭重返戰鬥崗位的理想。
理想,是一個人一生的向往和追求。一個沒有理想的人,就像大海中一條無舵的小船,隨波逐流;一個人有理想,然而目標不明確,就會導致失敗,甚至禍國殃民;一個人有理想,同時目標明確,就會對國傢,民族,人類作出很大的貢獻。保爾·柯察金的理想是:“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句話準確地說明瞭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意義:一個人不應虛度年華,也不應碌碌無為,總應該為社會、為大傢,甚至為你自己做一點兒事,哪怕是一點點,也不能虛度此生,這樣才能算是“活著”。俗話說得好:“一切皆有可能”。在保爾·柯察金寫作的時候,他心中隻有一個信念:我一定要把這部作品寫完,隻要活著,就有希望。貝多芬說過:“人應該扼住命運的咽喉!”這句話說的很有道理,人不應該屈服於命運,應該奮鬥終生,頑強拼搏。保爾·柯察金在他這一生不停奮鬥、拼搏。在書中,我最欣賞的一句話是:“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於我們隻有一次。”保爾·柯察金永遠不放棄,總為別人做事,而且為社會付出瞭很多。 現在,大部分孩子都是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幸福生活。可是誰又想過,保爾·柯察金生活非常艱辛,是平常人無法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