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3篇
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的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歡迎大傢閱讀!
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一)
這本書還沒有讀到一半的時候,我就已經想要寫些東西瞭。說來也怪這本書隻記述瞭10的時光裡所發生的故事,而相比之下《明朝那些事》300多年的故事讀下來,我雖有諸多感想但卻從未想過要寫篇什麼讀後感,後來似乎終於有點明白,我之所以對於這本書“情有獨鐘”是因為其中部分內容與我這個青年的成長有著一些共鳴之處。呵呵,看來我真是一個自私的人,連看書都隻對和自己有關的東西感興趣。
其實當第一眼看這本書的時候,我就已經知道這本書的主題之一便是“轉變”,因為這本書開篇第一句話便是:“1975年”很多人都知道在這一年之後的日子裡都發生瞭許多關於轉變的故事:社會的轉變,價值觀的轉變,人物命運的轉變,同時書中也描繪瞭很多我並沒有想到的轉變:人物情感的轉變,青少年由青澀向成熟的轉變等等。我想特別提一下的是那個年代的社會對於許多青少年命運轉變所起到的作用,無疑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對於那些意氣風發的人來說,這種作用是不值得贊美的,它使人們失去瞭太多太多。但從另一方面考慮,他卻磨練瞭這些孩子們的心智,強壯瞭他們的體格。苦難,使他們理想的翅膀不再華麗而豐滿,但卻結實而有力
關於田潤葉和孫少安的愛情,從它初露端倪的時候,我就隱隱覺得會是一個悲劇,但想到書的名字“平凡的世界”,覺得它應該是一個平凡的幸福結局,但看到後來忽然明白,我這種“平凡觀”實在是太過狹隘瞭,在作者筆下所發生的故事:青梅竹馬的人最終沒有走到一起,相敬如賓許久的夫妻最終分離,相愛的人必要經過重重波折才能走到一起——一切都是那麼的不完滿,但又是那麼的順理成章。太陽底下沒有新的事情發生,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所發生的一切都是平凡的,當我們孜孜不倦祈求快樂的時候,殊不知悲傷與痛苦其實也是一種無法逃避的美好。月有陰晴圓缺,如果說幸福與完滿是人道的話,那麼悲歡離合則是天道。面對紛繁的人世,我們唯一也最應該做的便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一生
孫少安無疑是可鄙的,當他說出弟弟在外面闖蕩是不務正業,當他決定贊助兩萬元錢僅僅為瞭一部電視劇的片尾可以出現他的名字。相信大多數人一定覺得這是一個頭腦中充滿瞭小農思想的人。可是當我們仔細思考之後便會發現這個男人背後的有兩個字,那便是“犧牲”啊。幾多年以前,有那麼一個成績優秀的男人,為瞭給傢裡減輕負擔,為瞭親人能夠追求夢想過上好的生活,毅然決定放棄學業,擔起傢中主要勞動力的大旗。那個男人便是孫少安,雖然有幾分是生活所迫,但相信他做當初那個決定的時候,想得更多的是為瞭傢裡人。正是因為有瞭他的犧牲,他的父母最終可以過一分安詳的生活,弟弟和妹妹可以不受羈絆的追求理想與愛情——,反觀他則失去瞭太多太多:一份美好的前程,一個青梅竹馬的戀人,更讓人心痛的是當他做出本段最開始描寫的那兩件事時,某種程度上他也失去瞭一個人最寶貴東西之一的思想——因為人的無限可能性,他失去的實在太多太多。《人間正道是滄桑》中的瞿恩說過一句話,其大概意思是:我和理想的關系有兩種:一種,我實現瞭我的理想;一種,理想通過我得以實現。前者自不必說,是值得贊美的,但後者在我看來則更顯偉大,它不再是以“我”而是以“理想”為主體,為瞭大傢的理想能夠實現,而甘願犧牲自我。可能當那個理想實現的時候,“我”卻已犧牲無法從中得到任何好處,但正是因為有瞭無數這樣的人,我們的夢想才能夠得以實現啊。可能對於自己所做的一切有多麼偉大,連孫少安自己都沒有察覺,人們對於那個至今仍躬耕於土地上的小農民究竟是怎樣的可愛依然無法理解。但正如那句話所說的:“真正的善良是不計回報的,包括在理解上的回報,陽光普照山河並不需要獲得山河的理解;春風吹拂大地,也不在乎大地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