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秦娥 臨高閣
《憶秦娥·臨高閣》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所創作的一首詞。關於此詞的作年和主旨,學界莫衷一是,殆已不可切考。通觀全篇,此詞乃是一首借景抒情之作。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傢喜歡。
《憶秦娥·臨高閣》
作者:李清照
臨高閣。亂山平野煙光薄。煙光薄。棲鴉歸後,暮天聞角。
斷香殘酒情懷惡。西風催襯梧桐落。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
《憶秦娥·臨高閣》註釋:
(1)憶秦娥:詞牌名。此調始見《唐宋諸賢絕妙詞選》所錄李白詞《憶秦娥·簫聲咽》。雙調四十六字,上下片各三仄韻,一疊韻,用韻以入聲部為宜。
⑵亂山:“亂”,在這裡是無序的意思。平野:空曠的原野。煙光薄:煙霧淡而薄。
⑶棲鴉:指在樹上棲息築巢的烏鴉。蘇軾《祈雪霧豬泉,出城馬上作,贈舒堯文》詩:“朝隨白雲去,暮與棲鴉歸”。秦觀《望海潮·梅英疏淡》詞:“但倚樓極目,時見棲鴉。”
⑷聞:楊金本《草堂詩餘》作“殘”,《花草粹編》作“吹”。角”:畫角。形如竹筒,本細末大,以竹木或皮革制成,外施彩繪,故稱。發聲哀厲高亢,古時軍中多用以警昏曉。南朝梁簡文帝蕭綱《和湘東王折柳》詩:“城高短簫發,林空畫角悲。”秦觀《滿庭芳》詞:“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
⑸斷香殘酒:指熏香裡的香燒盡瞭,杯裡的酒喝完瞭。情懷:《花草粹編》作“襟懷”。
⑹西風:《全芳備祖》原缺此二字,據《花草粹編》編補。即秋風,《菩薩蠻·歸鴻聲斷殘雲碧》中的“西風”同義,皆喻指金兵每當秋高馬肥之時,便對南宋發動南擾、東進之攻勢,而作為“亡人”之象征的“梧桐落”,正是在“西風“催”遏的背景之下。催襯:通“催趁”,宋時日常用語,義猶催趕、催促。嶽飛《池州翠微亭》詩:“好山好水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孔凡禮《宋詩紀事續補》卷十一徐安國《紅梅未開以湯催趁》詩:“頻將溫水泛花枝,催得紅梅片片飛。”以溫水澆梅,催花未開,謂之“催趁”;亦猶西風催梧桐,催其葉落,謂之“催襯”也。趁與襯,同音假借。另說,“襯”,施舍,引申為幫助。梧桐落:在古典詩詞中,桐死、桐范既可指妻安的喪亡,亦可指喪失。前者如賀鑄《半死桐》:“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後者如《大唐新語》:“安定公主初降王同蚊,後降韋拐.又降崔銑。銑先卒,及公主亮,同咬子隘為駢馬,奏請與其父合葬,救旨許之。給事中夏侯鑷駁曰:‘公主初昔降婚,招桐半死;遺乎哥酪、琴瑟兩亡’……”“西風催襯梧桐落”,秋風勁吹,幫助即將凋落的梧桐葉更快飄落瞭。《警世通言》卷三十:“二趙在旁,又幫襯許多好言。誇吳氏名門富室。”